第一章 西北战起(二)(1 / 2)

苍穹笑 李笑天 2821 字 2019-09-27

 大夏的“铁甲骑”能够震惊天下,实为一役为之。十年前,西州回鹘趁夏辽发生摩擦之机,竟开动回鹘大军兵临大夏。五万大军三日内就已深入大夏境内三百余里。夏王震怒,启动秘密筹建多年的精锐骑兵“铁甲骑”。一万“铁甲骑”横空出世,与回鹘大军在夏境沙洲大战两天一夜。最后,回鹘军溃败千里,负责追敌的四千“铁甲黄骑”昼夜行军,直将打到回鹘首府高昌城东三百里的松泉镇。一路行军,杀敌无数,自损却不足一千。此一役,直让回鹘百年内不敢向大下用兵。而后,回鹘人一闻“铁甲骑”,无不闻风丧胆,如见狼虎之师。

宋帝赵佶派出无数细作,打探辽夏两军中的王牌骑兵的底细,然而尽管使出百般手段,奈何夏辽两国对他们各自的精锐之中的精锐保护太严密,不要说打听出那些兵士的训练手段,就是连他们的影子也见不到丝毫。

如此一来,从不愿坐以示弱的赵佶急命文武大臣筹商对策,最后只想出一个方法,那就是凭借大宋的人多物博,大力扩充军队。从上至下,几乎所有大臣都相信,若大宋屯军陡增一倍,不会惧怕任何国家的军队。

在大宋皇帝颁旨急征之下,十年来宋军形成五大区禁军,十五路厢军,近百州县乡军的规模。若以数量论,五大区禁军和分布各地的禁军总和已不下一百二十万。

每当小国夷邦来朝贡时,宋帝无不派文武大臣引领各邦使者观看号称百万之师的禁军武演。皇帝赵佶并不是善于承袭旧制的帝王,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为了更好的戍守边关以及为收复燕云与西境失地,自登基起就打破常规,进一步放松“抑武”的禁制。到此时的政和四年,“武禁”已经基本名存实无。

虽然自本朝太祖帝立国以来,丧命在“重文抑武”的政策下的正邪两道高手,不计其数。但自皇帝赵佶登上大宝起,蔡京初任宰相后,积极开发西北边疆。为报童贯的提携之恩,蔡京遂推荐童贯入内供奉官“走马承受”公事,在西北的边境地区展开开疆阔土收复失地的活动。

“武禁”既除,军队就成为各道流浪江湖的武林人士的谋生渠道。不分正邪,只要身具武功,就可以到军队里谋取一官半职。武功高者,可高居副将之职,武功低者也可居一队校尉之职。朝廷出台这样的政策,对武林中人来说,可是百年难遇之事。在军队里既可以逃避强敌的追杀,又可以获得不菲的饷银,如此待遇,顿使中原内外众多武林中人争相投奔。

然而大宋军制却有一条,凡军事正印官,一律由文官兼任,武人只能充当副职。就连正宗武将(无论是否会武功)几乎都必须屈居各级副职,何况那些来自江湖的带着野性的武林人。就这一条,就使很多武功超绝的枭雄高手望而却步。而对于那些名扬天下的正邪两道中的武道绝顶高人,则不屑于放下超然的江湖地位,对束缚性情的军队高职,置若罔闻。

武林名家高人绝少涉足军队的情形,在夏辽等国也是如此。不过,这也不是绝对,军队之中一向藏龙卧虎,身负超绝武功的将领也为数不少。但他们都行得正做得直,真正的武将绝不会藏头露尾。他们不仅代表着一营一军的高级统帅,同时也代表着武人的一种品格。战场上的武人,遵守的原则并不下于江湖上的那套准则。血战沙场、光明磊落、为国捐躯、生死不屈!

此时,腾格内心仍然电转不停,暗忖:“然而,然而这两人为何始终把全身裹在黑布里呢?依他们的身手,说他们是夏军中地位高贵的将领,他们却蒙着黑布,不露一丝肌肤,根本不是穿盔带甲的将帅;说他们是武技高超的江湖高手,他们却不顾江湖规矩,见人就杀。如此身手超强的敌人究竟是什么人呢?”

突然,方才心中猛然触及到的想法,更加清晰起来,而此时那两名黑衣武士中的其中一个已然突破数十名亲军及护卫参军的阻拦,向这方奔来。

腾格,急忙托起不会武功的一师都监冯蔚,运转体内真气向北方奔去:“大人,卑职想到一事……”

冯蔚被腾格抱着,气急败坏地连忙打断:“腾护卫,住口!快带本官向蒙将军方向求援,有事等逃得性命再说!”

已奔出二十余丈的腾格一听,差点停了下来,他以为自己听错了,疑惑地探问道:“大人,你说我们是在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