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一念(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九月二十日,吴帆徽做好了一切的准备,离开京城,朝着mz县的方向而去。

在京城逗留的这几天时间里面,吴帆徽专门到翰林院和詹事府去了一趟,翰林典籍依旧将一些奏折拿出来给他看了,有关sx流寇肆掠的奏折,吴帆徽仔细看过了,且抄录了部分的奏折,邸报上面说的情况,基本是真实的,这也预示着,吴帆徽此番回到家乡去的旅程,凶险无比,绝不是一帆风顺。

随同吴帆徽一同前往sx的,还有凤阳参将徐彦琦,徐彦琦的老家在sx西安府所辖的ys县他有两个月的假期,加上路上耽误的时间,到凤阳上任,也是春节之后的时间了。

京城的繁华,依旧不能够掩饰北直隶其他地方的衰败,后金侵袭北直隶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可是断壁残垣的房屋还是清晰可见,这明显说明,老百姓无力修建房屋,而且北直隶大量的人口被劫掠到辽东去,北直隶很多的地方,短时间之内是不大可能恢复人口的。

因为翠环和陈代明等人留在了京城,吴帆徽身边就是李勇等人,加上徐彦琦,一行十多人的速度快了很多,不过五天的时间,就抵达了真定府所属的井胫县。

接下来他们就要进入到sx境内,经过阳泉、寿阳、榆次、太原、交城、汾州和永宁等地,抵达延安府所属的吴堡,这段路程,近千里地,就算是最快的速度,也要接近十天左右。

从翰林院看到的奏折,吴帆徽抄录了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同时带着地图。

活跃在sx的流寇,此刻已经开始威胁到太原府城,这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情况,要知道太原府城是省城,按照流寇目前的实力来说,根本不可能拿下,可流寇居然敢于直接威胁、甚至做出进攻太原府城的架势。

吴帆徽认为,这完全是流寇的一种宣誓的心态,他们不会直接去攻打太原府城,而是在太原府城周围活动,以此来表明自身的强大,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投靠。

流寇更加明白的是,一旦他们做出攻打太原府城的意图,必定会引发朝廷的高度重视,更会引发巡抚衙门的高度紧张,不惜派遣重兵护卫太原府城,习惯于快速流动的流寇,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将大部分的力量,集中到其他防御薄弱的地方,拿下更多的城池,获取到更多的钱粮。

这是吴帆徽做出的判断,而且不是随意做出的判断,他在翰林院的时候,早就关注过流寇的情况,对于流寇兵力的流动情况,仔细在地图上面做过标记,特别是前几天到翰林院,摘抄的有关流寇在sx肆掠的情况,综合分析之后,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流寇不是傻子,特别是其中的首领和掌盘子,经过这些年的厮杀,已经开始逐渐成熟起来,可以说流寇刚刚开始造反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明白,就是乌合之众,几乎没有多强的战斗力,遭遇朝廷大军的围剿,都是一触即溃,没有像样的抵抗。

近五年的时间过去,特别是崇祯三年,流寇进入到sx之后,这样的情况慢慢在改变,高迎祥、老回回、张献忠和李自成等骁勇的首领,开始展现能力,带着麾下的军士攻破一个又一个的城池,力量开始迅速的壮大。

如此情况之下,吴帆徽必须做出准确的判断,他可不想送死。

就算是有了这样的判断,一路上他还是会非常的小心,这不是展现个人英雄主义的时候,弄得不好被大队的流寇盯上,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九月二十六日,卯时,丝毫没有耽误行程的吴帆徽一行,从井胫出发,进入sx境内。

酉时,阳泉县城南门。

吴帆徽看到了令他震惊的一幕。

南门之外密密麻麻的人,这些人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更多的人表现出来的是茫然,到处都是临时搭建的窝棚,城门被人数众多的军士严密把手,检查非常之严格,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够进出城门。

吴帆徽的神色瞬间变得阴沉。

阳泉县城距离sy县城不足百里地,他从奏折上面看到的,流寇进攻sy县城是九月初的事情,这些人应该躲避战火,被迫到阳泉县来避难的,如今已经是九月底,难不成流寇依旧占领sy县城,让这些百姓无法回去吗。

投奔流寇的绝大部分都是流民和饥民,但凡是稍微有办法的百姓,都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背井离乡逃往其他的地方,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难道分析出现了错误,流寇是真的准备进攻太原府城吗。

要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吴帆徽根本无法从寿阳通过了,他不敢冒这样的险。

朝着城门而去的时候,前方传来了争吵和哭泣的声音。

吴帆徽一行都是骑着马,气度不凡,他们迅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也吸引了前方驻守城门的军士。

“少爷,有几个人想进城,被守卫的军士阻拦下来,发生了争吵和打斗。。。”

吴帆徽微微点头,没有停下,继续朝着城门而去,周围的人纷纷闪开一条道路。

地上坐在一名少年,额头和嘴角都出血了,两个中年人怒视对面的军士,地上有几张纸,尽管隔得有些远,吴帆徽也能够认出来,那就是路引。

一名军士对着吴帆徽等人开口了。

“知县大人有令,任何人不得进入县城。。。”

军士的话语尚未说完,李勇手中的马鞭就甩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