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决战辽西(三)(2 / 2)

兄弟 红色猎隼 4950 字 2019-09-28

因此满载排水量仅6715吨的原英国海军“林仙”级轻型巡洋舰“阿罗拉”号在加入中国海军之后便成为了绝对主力的“重庆”号。“重庆”号的主要武备是英国海军的6英寸(152mm)主炮,英国倾向于6英寸火炮的原因,是该型火炮较高的射速可以弥补它在射程威力上的不足。尤其在恶劣气象条件下或夜间,这一优势更加明显。使得装备有6英寸(152mm)主炮的轻型巡洋舰也具有与拥有203毫米主炮的重型巡洋舰一战的能力。在海战中,虽然152毫米炮的炮弹无法对敌方战列舰构成威胁,但可用于对付敌驱逐舰和轻巡洋舰,或是干扰敌战列舰机动和瞄准。

但是“林仙”级轻型巡洋舰仅有3座双联装6英寸炮塔,这使得它们不适合参加舰队之间的炮战。其最初的设想只是充当大西洋之上德国海军伪装袭击舰的终结者、保卫己方的航线的角色,由于拥有航速快、续航力大的优势,在这方面“林仙”级轻型巡洋舰依旧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二战太平洋战场之上,该级舰则充分发挥了其优秀的防空能力,主要承担为舰队防空掩护的任务。

不过随着航空母舰在海战中的大行其道,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以炮击为主要模式的传统海军舰艇被逐步撤下了战列,更多的承担起舰队防空和对岸攻击的使命。在太平洋战争的夺岛作战之中英、美海军所广泛装备的152毫米舰炮成为了对陆火力支援的无双利器。

当时陆军师属155毫米榴弹炮射速只有2发分,射程不过13—17千米;而152毫米舰炮由于采用机械装弹,弹丸重量大于155毫米榴弹,并可以长时间保持8—10发的高射速,射程也明显优于陆军火炮。二战中的实战证明:在进行对地火力支援时,一门152毫米舰炮可以完全压制一个装备有155150毫米榴弹炮的炮兵连的6门火炮。以美国海军共装有15门152毫米舰炮和8门127毫米高平两用炮(该炮射速高达20发/分)的“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为例,在进行对地火力支援时相当于2—3个重炮团。

尽管按主炮发射的弹药重量换算,“布鲁克林”级舰的火力相当于中国海军所接受的“重庆”号巡洋舰舰的2.5倍。开到塔山、高桥附近海面,选好锚位后,拋下了双锚,将庞大的船体牢牢固定在海面上,用6门6英寸口径的主炮轰击塔山阵地的“重庆”号也至少相当于一个重炮团的火力。据说“重庆”号每一次齐射,整个天空和海面上都是火光冲天,烟雾弥漫。炮击的强大后座力把海水掀起了几丈高的浪花,甚至把站在一旁的**海军司令桂永清吓了一大跳,戴着的金丝眼镜都掉在了甲板上,狼狈不堪。

“听说‘重庆’号主炮威力强大,一发炮弹可以炸翻共军东北野战军一个排的简易防御阵地,都会给共军造成了很大伤亡。那塔山为什么还迟迟攻不下来。难道**人真的是钢筋铁骨、刀枪不入?”对于“重庆”号离开上海海军基地北上支援东北前线的消息,叶永茂在报纸上也曾多次看到,自己在海军部的同学林文宪更是多次在闲聊之中吹嘘过“重庆”号的火力。

“哼!火力猛有什么用,日本海军将领东乡平八郎早就说过‘宁要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不要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我们的陆军尚且不能作到步炮协同、弹幕推进,共军的老兵在炮击都躲在单兵掩体里避炮,等到我们的步兵冲到前沿,炮火支援停止之时再出来搏杀。又利用我军不敢夜战的特点,白天作战,夜里积极修工事,本来塔山前线敌人只有简易的工事群,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反而越打越强,最后共军的交通壕都挖到1.5米深,地面上看不到他们部队运动。壕沟前面布上铁丝网、鹿砦和地雷。地堡上盖两层枕木,蒙上一米多厚的浮土,重炮打上去根本没用。地堡外围延伸出几条壕沟,便于他们反冲锋。这样打下去塔山怎么可能拿的下来。”

“什么陆海协同更是扯淡,起初‘重庆’号上根本没有地面观察员,只能通过地图间接射击,舰长邓兆祥又没有从陆军的观察报告中看到轰击的直接效果,往往怕误炸到正在冲锋的步兵而停止炮击。后来经过段一呜协调,才由陆军在岸边设一观察哨,观察‘重庆’舰炮击的弹着点,然后用无线电通报给‘重庆’号,调整炮击方位和角度。但是也才打了5天,‘重庆’号,便由于担心搁浅而脱离了战斗了。”李延年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步炮协同、空地协同、陆海协同本是一支现代化军队最起码具备的技能,美军正是凭借着协同能力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之上无往不利。**虽然号称美式装备,但骨子里还是那支停留在一战时代的军队。

“渤海湾水浅,的确不适合大型的海军舰艇作战。听说英美海军有一种专门用于在岸边进行火力支援的战舰叫浅水炮舰。当年诺曼底登陆就是靠这种战舰打开了一条通路。”说到“重庆”号担心搁浅的问题之时,叶永茂突然想起好友林文宪曾跟自己说起过浅水炮舰支援登陆的战例。说英国人和美国人都是浅水重炮舰建造大国,尤其是装30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大级别的浅水重炮舰。特别是英国人的浅水重炮舰,标准排水量6000吨向上,干舷较高(相当于轻巡洋舰的干舷高度),大贮备浮力,两舷外侧是鼓起的水密隔舱,很像游廊主要武备就是一座大型双联装甲炮塔,与战列舰主炮塔通用。虽然航速多在7节左右,不过得益于较高的干舷,虽然航速实在是有够慢的,人家仍然具备远洋航行能力,经常开到风浪较大的北海,波罗的海上去,甚至还转战地中海。其中著名的“罗伯茨”级在诺曼底登陆为英国陆军提供火力支援,对德军炮兵阵地施与了毁灭性打击。原定前往太平洋参加对日作战,但是在他们赶到之前战争就已结束。

“那些玩意全是西方工业大国才玩的起的,我们的陆军连坦克都还是稀罕货。那有钢材造那些,只能全靠人命上去填。第五十四军在塔山前线攻了两天就废掉了三个师。只能等侯镜如的后续部队上来才能展开攻击,又打成了添油战术。”对于西方列强强大的工业设计和生产能力,李延年也只能报以羡慕和无奈的目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