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出师确山(五)(2 / 2)

兄弟 红色猎隼 7981 字 2019-09-28

因受南北大断裂控制,四望山周围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而四望山革命根据地对整个鄂豫皖地区的革命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抗日战争时期,四望山成为著名的豫南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同志率领新四军五师挥师北上,收复四望山根据地,以四望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亦称信应解放区)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展,英雄的四望山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建立了可歌可泣的革命业绩。

1935年7月,确山县委书记王国华到唐河毕店找到了豫鄂边工委书记张星江,两人协商后决定组建豫鄂边省委,由张星江任省委书记,王国华任宣传部长,仝中玉任组织部长。1936年1月4夜,一支只有7个人、两支半枪的红军游击队在信阳吴家尖山小石岭村汪心太家成立,周骏鸣任队长。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将近三年的豫鄂边省委,于1936年10月通过付楼联络站徐子荣同志的介绍,与北方局接上了关系。北方局非常关心省委工作,北方局书记**亲自指导了省委工作,并赠留声机一部。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根据党中央指示,豫鄂边区红军游击队在红二十八军的支援下,猛烈扩大抗日武装,于1937年10月扩编为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独立团政委文敏生多次与******进行谈判,使******承认了独立团的合法地位。1938年1月13日,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进驻竹沟镇,传达了中央指示:将独立团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1938年3月29日,经过整编的八团队1300余人在信阳邢集召开了东征誓师会,开赴皖东抗日前线,后来发展成为新四军第二师的一支劲旅。

党中央**非常重视竹沟在中原地区的战略地位,1938年3月,派彭雪枫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到竹沟主持全面工作。彭雪枫到达竹沟后,首先协助第八团队进行了整编,之后,创建了民族抗日宣传队,创刊发行了《拂晓报》,并亲自题写了报名,撰写了发刊词《我的良师》。第八团队东征后,为妥善安置伤病员、家属,处理交通联络等事宜,新四军军部在竹沟设立了八团队留守处,王国华任主任,张震任参谋长,方正平任政治部主任,岳夏任秘书长。根据长江局及河南省委指示,彭雪枫在竹沟创办了延安“抗大”式的军政领导大队,方中铎任大队长,谭友林、周季方任政治干事,为河南乃至华中地区培训大批的党、政、军骨干。

1938年5月,河南省委从开封迁驻竹沟,省委主要领导人也陆续到来,竹沟成为河南抗战的领导中心。1938年7月,彭雪枫遵照中央指示在竹沟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9月30日,游击支队378人开赴豫东。后来,发展壮大成为新四军第四师。

1938年11月6日,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在竹沟设立**中央中原局。由**(化名胡服)任中原局书记,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为中原局委员,所有长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个地区党的工作归中原局指导。中原局成立后,**决定撤销河南、湖北省委,建立豫鄂边区党委,**任军事部长。为了尽快打开武汉外围敌后抗战的新局面,**决定组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1939年1月17日,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从竹沟向武汉外围挺进,后来发展成为新四军第五师。

1938年11月23日,**从延安出发,途径西安、南阳,于1939年1月28日抵达竹沟。他的著名著作《论**员的修养》就是辗转中原抵达竹沟后修订的。**直接领导创办了中原局印刷厂,翻印解放周刊和抗日文件。中原局在竹沟期间,举办了党训班等各种训练班,培训人员4000余人,其中党员占了2800多人。**还非常重视统战工作,积极的与竹沟周边的******高级军官、将领建立良好、秘密的统战关系,使之成为保卫竹沟的有利条件。中原局、河南省委在竹沟不到两年,先后派出了14批基干队伍,计4800余人,组建成了新四军第二、第四、第五师。

中原局在竹沟期间,竹沟的各项抗日救亡运动开展的轰轰烈烈,**看到这生机勃勃的局面,高兴地说:“延安有党的领导,竹沟也有党的领导;延安有窑洞,竹沟也有窑洞;延安有抗大,竹沟有党训班;延安有延河,竹沟有大沙河;竹沟就是“小延安”。从此,“小延安”的美名就传扬全国。1944年春,日军为打通平汉线,发动了河南战役。党中央派豫南游击队挺进河南,迅速打开确山、汝南、正阳三县新局面,在孤山冲建立了根据地。

1944年8月29日,黄霖率豫南游击兵团主力部队挺进河南。10月上旬,新四军第五师派第十三旅第三十八团政委周庆鸣率第三营第七、第八连和重机枪连、迫击炮连挺进河南。接着,周春鸣率领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五旅第四十五团第二营挺进河南。三支部队确山瓦岗地区会师,豫南游击兵团力量得以加强。

位于确山县石滚河乡东南约七公里的陈冲村,这里树木茂盛,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这里安静恬宜,民风淳厚,简直就是新时代下的世外桃源。这里有王莽撵刘秀时的优美传说,现存的石镜、马槽、深深嵌入石头的马蹄印、脚印以及活灵活现的锻树无不验证了当年那段历史。

该村耸立着一座海拔395米的陡山,在群山环抱中,一峰突起,状如犁铧(犁铧别名爬头),人称之为爬头山。该山东临团山,北靠黄土岭,西与老鹰崖对望,南接天目山,三面悬崖,形势十分险要,爬头寨就座落在山顶。山寨原是当地老百姓为防备土匪抢掠修砌的,后为张明泰占据。张明泰是1939年制造“竹沟惨案”的凶手之一,后又投靠日本侵略军与人民为敌。他拥有3个装备精良的武装中队,部众500余人,且凭险据守,反动气焰十分嚣张。

1944年10月上旬,由新四军五师三十八团政委周庆鸣和党总支书记潘友诃率领该团三营,从淮南来到芦庄北木锨岗,和新四军河南游击兵团会师。兵团指挥长黄霖在介绍情况分析形势时指出:张明泰据守爬头寨,充当******鹰犬,又和确山城里日本侵略军勾结,对新四军在确、泌、桐边区活动非常不利,必须拔除爬头寨这个钉子。周庆鸣政委是竹沟人,熟悉确山西部和张明泰的情况,他完全赞成黄霖的意见。于是三十八团第三营偕同游击兵团攻打爬头寨的决心就这样定了。

为了迷惑敌人,在部队会师的第二天,两支新四军就离开了木锨岗,开赴乐山西北的板桥村,到那里以后,黄霖首先电促在湖北开展工作的四十五团第二营速来确山;其次对部队进行关于攻打爬头寨消灭张明泰顽匪的重要军事、政治意义的教育和攻坚演习,并准备部队作战时吃的干粮。10月20日,新四军的两支部队杀了个回马枪,由板桥南下开至瓦岗镇西部的熊庄和吴庄,午夜又由熊庄向爬头寨进发。游击兵团独立二十五团团长张和智、政委邵敏率领两个连在前,三十八团三营在后,沿途避开村庄,轻装急行。

10月21日拂晓,由第三营营长带领的第七连,首先攻占老鹰崖,接着把驻在爬头寨西边陈冲内的敌人打垮,第三营指导员刘建钧带着九连攻占了爬头寨东北边敌人主要阵地黄土岭,黄霖、周庆鸣率领指挥部和八连占领了爬头寨西北磨镰石沟后山。与此同时,独立第二十五团的两个连也迂回到爬头寨南边,占领了寨子外围的主要阵地。当太阳升起时,新四军已将爬头寨四面包围。

上午八点,第七连、第九连从西边和北边向寨内敌人展开进攻。攻寨部队用机关枪、迫击炮轰击时,他们隐伏在寨子里一动也不动,等攻击到寨墙不远时,匪兵们有的端起机关枪扫射,有的拿起步枪射击,另有一些人将石头从寨墙上向下推,以阻止戟进攻部队靠近寨墙,第一次进攻没有成功,九点钟又发起第二次进攻,仍不能得手。两次进攻当中,先后有第三十八团副连长李法堂、第九排长徐玉堂牺牲,九连连长肖玖负伤,战士也有多人伤亡。三营长还要组织第三次进攻,周庆鸣政委估计还会再次造成伤亡,遂令三营停止进攻,战斗陷于僵持状态。

下午四点,由团参谋长林国平、党总支书记周春鸣率领的第四十五团第二营赶到,黄霖随即将他们部队布置在爬头寨西南一线,防备张明泰匪军突围往磨镰石沟逃窜。二营进入阵地后,黄霖命令所有参战部队的重机枪、迫击炮都集中在磨镰石沟后山,枪口炮口一齐对准敌人防御重点北门。

下午五点半,攻寨部队向爬头寨敌人发起总攻,黄霖亲自指挥火炮射击手,连续向北门守敌射击。八连在强烈炮火掩护下,登上了一条象鱼脊背似的山岭,勇猛向北门冲去。张明泰如同前两次对付第七、第九连进攻一样,一方面用机枪、步枪猛烈反击,一方面又推大石头往下砸。在宽只有六七米、长不过三四十米的山岭上,第八连长樊明德、排长杨大易等20多名战士,在不到10分钟内,先后被敌人的子弹和石头打中而牺牲。

爬头寨北门在猛烈的炮火下,终于被轰塌,第八连指导员彭松青不顾臂部负伤疼痛,率领部队攻进北门。在硝烟弥漫中,守军东窜西逃,狼狈不堪;张明泰的大队副带领七八十名匪军向九连缴枪投降。黄霖、周庆鸣等指挥员随冲锋部队由北门进入寨内。爬头寨是双层套寨,寨里边有三个碉堡。外寨被攻破后,残余敌人都逃入内寨,凭借碉堡负隅顽抗。攻寨部队再次组织进攻,第八连副连长张玉明指挥该连爆破组,用大长木杆捆上成束的手榴弹,在三挺机关枪的火力掩护下,分别塞进三个碉堡枪眼里,随着几声巨响,迅速解决了敌人的碉堡。

战斗中,张明泰战斗力最强的由一百四五十名亡命之徒组成的特务中队,被击毙的只剩下十来个人。顽匪头子张明泰见大势已去,让他的卫士把几匹白布连结在一起,一头拴在寨内的一棵树上,另一头抛出寨东墙外边,乘夜幕降临战斗混乱之际,伙同几个心腹拉着布条绳翻出东寨墙溜掉了。是役,新四军五师三十八团三营及四十五团二营和游击兵团独立二十五团等部紧密配合,将张明泰匪军三个中队全部歼灭,为当地老百姓消除了一在祸患,救出被土匪掳入山寨的妇女40多人。爬头寨战斗后,新四军军威大振,乘胜进驻孤山冲,各路地方武装纷纷投诚,顺利打开了路西抗战局面,确立了以石滚河孤山冲为中心的豫南抗日根据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