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经历了盗贼入室官衙的案件后,李序然调整了自己的心情和思路,同时妥善的处理了按察使的那五位“为国捐躯”的官员。按照原先的计划,将自己的亲信安置在了不同的岗位,这样他就成了名正言顺的按察使司老大,真正的臬台大人了。
安排好这一切后,他的臬司衙门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于是,他便开始了他计划已久的――惩治、整顿吏治。
其实,惩治是真,整顿吏治则有点牵强。因为,惩治只是吏治的一个方面,甚至都不是最主要的。李序然一直认为:制度的建设远比简单的抓几个贪官、杀几个流匪要重要的多,当然,也艰难的多。
吏治的主体就是这帮官吏,官吏自己向自己开刀,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这里边牵扯方方面面的问题、错综复杂的关系,难以想象的陷阱,甚至处理不当,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正因为此,李序然和梦盈,以及一驰和尘远他们反复酝酿、仔细斟酌,最后达成了一个相对稳妥的方案。
那就是,先发布一个文字方案,对南江省各及衙门的政务管理,以及报告制度、奖惩制度的细化。其实,也就是把朝廷的政令给解释了一遍,重点就是把刑部、户部、吏部的规定结合南江省的具体情况给细化了一下。
他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这样给人的感觉还是落实朝廷的旨意和要求,那么他的臬司衙门就不会是众矢之的。其次,这其实只是个通知,让南江省上上下下都知道这样一个信号:按察使司要行动了。
这件事情具体由一驰负责,各个衙门接到按察使司的公文后,态度也是不不尽相同。
有的官员认为这才是臬台大人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臬台大人真的要动真格的了,因为他们多多少少从各个渠道打听到一点这位新任按察使的风格的了,尤其是李序然在江都当知府时的所作所为,他们还是认为,这个“火”还是真的要烧起来了。
但,有的官员则不以为然,因为,他们接到这样的公文实在是太多了,每次都是不了了之,他们都感到习惯和麻木了。虽然这个新任的臬台大人是有些个性,但在官场,个性往往是致命的弱点。
还有一些官员则是介于两者之间,他们在观望,他们观望的原因除了是上面的分析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按察使司再大,也没有巡抚衙门大,他们与其要看李序然的脸色,还不如看巡抚王天远的脸色。毕竟,巡抚大人才是南江省的天,人家当巡抚这么多年都没有整顿,你现在刚来的一个臬台大人就想把南江省的天给反过来,好像没那么容易。因此,巡抚大人的反应是这些人反应的代表,这就是官场中的观望,因为级别大小的观望,也就是因为这些,才使得改革步步为难。
李序然当然知道这些,他既然考虑要这么做,就做好了壮士断腕的决心,但战略制定好了,战术还是要注意方式和方法的。
于是,他先去将这个计划向巡抚大人禀报,当然,让自己尽可能说的轻松和简单一点。因为:说是一回事,关键要看怎么做,现在还没开始做呢,就弄得满城风雨,那就太不划算了。
听了李序然的计划,王天远哈哈哈的大笑几声。说道:
“李大人果然是胸怀天下、智勇双全啊,王某曾几次想过好好的整顿南江省的吏治,但一直苦于没有一个好的计划和执行的人,现在你来了,而且这么的有魄力,我就放心了。我王某人这里向你表态,巡抚衙门一定全力支持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有什么人敢阻挠你的计划,就直接给我王天远说,你不要顾及太多,放手去干吧”。
李序然急忙说道:“感谢中丞大人的信任,下官只不过是个水手,咱们南江省真正掌舵的永远是中丞大人,下官也只不过是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已,如果真遇到什么难处了,还是要看中丞大人来运筹帷幄啊”
听了李序然的话,王天远自然是一阵自谦和笑声,李序然已经习惯他这样做了。因为,自己实在是没有办法,这个巡抚大人的城府太深了,好多事情让人琢磨不透,所以自己只能先开始做,等遇到什么具体的问题时再说,或许,时间长了,问题就会暴露出来了。
一个人是如此,一件事情也是如此。
王天远把布政使董大人也叫来了,因为这么大的事情,是不可能离开掌管着一省钱粮税赋的藩台大人的。
李序然的按察使司管着全省的司法、刑狱、监察,董连平的布政使司管着全省的钱粮税赋等民政。而王天远身为巡抚,同时管着他们两个,另外南江省的军事大权也由巡抚大人掌管。
这就是他们三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李序然此次的计划必须要和这两位大人商量,要是没有他们的支持,事情没开始就结束了。
他到没希望王天远能怎么支持自己,毕竟人家是巡抚大人,只要不明着反对自己就谢天谢地了。但对于布政使董大人,李序然还是真的希望他能支持自己。因为不仅仅是捞个死囚犯、办个冤案,更多的贪污还是来自实实在在管着钱袋子衙门的官员。
而董连平则当面拍胸脯表示全力支持,他不像王天远那样的深不可测,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李序然觉得和他平级的这位同僚还是靠的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