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由于过去的时候,这个地方的荒漠很多,加上他们这里的人认为全天下都是荒漠,而荒漠是很崇拜的,认为那是一种力量和源泉。所以,小沙国这个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他们不但起了名字,还扩展了土地,自封大王,学着大清的样子,用着帝王的排场,新扩展的土地也开始种上了庄稼,百姓们也学会了织布养鱼等,生存能力更强大了。
但他们有很强的危机感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单说他们都城(也就类似大清说的京城)的风景,就知道这个小国有多么令人害怕了。
他们的都城四周是高高的围墙,城墙上面有重兵把守,同时,围墙向外几千米全部是平地,既不种庄稼也不栽树,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更清楚的看到远方的敌情,因为中间没有什么障碍,所以,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城墙上的人看的清清楚楚的。
最为关键的是,这几千米的空地上连根草也没有,时间久了就成了荒地了,而这些荒地的地下则是重重的机关和暗器,一般人根本别想靠近这里一步。
平时的时候其他地方官来这里,都是报了暗语之后才可以安全的进城门,不然的话,不是万箭穿心就是跌入悬崖。
在这个都城里,住着这个国家权力最大的人――小沙国的大王。
现在的大王是刚上任的,他叫赫利,原先是个王子,排行老二,但是原先的大王死了后,不知怎么的他就当上了大王。听说,是他抢夺了王位,还杀了大王子。
这个赫利身强体壮、骁勇善战,而且极好争斗。崇尚武力,同时也有很深的谋略和心思,和大清的新皇帝一样,都是新上任没多久,他们之间会不会有一场恶斗?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这个赫利很会治理朝政,他把税收田产、丝绸马匹、鸡鸭牛羊等民政交给了他的叔父,而自己则专心打理军队。
他的叔父是个老王爷,他读过书,而且记忆力出奇的好,对于民政是很在行的。当时,赫利上位的时候,他的叔父也是极力支持的,所以,现在得到了更大的信任。
经过多年的努力,小沙国的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所以也积累了不少兵马粮草,尤其是军粮,一直都在积累着。好像随时都要打仗似得。
除了文官,小沙国更是武将的天下,作为大王,赫利麾下有一名元帅、十名大将。他将小沙国分为二十个府,但和大清的知府不一样,每个府设一文一武两个官员,名义上互不隶属。但武官的地位明显优于文官。
府上的文官叫“候”,如东沙府的东沙候、太古府的太古候等,这些爵位的地名有关。所以一直没变,无论谁当到这个府的官时就会得到这个爵位,而一旦调离了,就被收回去了,在当地,这个爵位是很崇高的。
而武官的称呼也有这样的特点,这些武官的职务全部是将军,但每个人前面都会冠以地名,如东沙府的东沙将军,太古府的太古将军等。
魏知府告诉李序然,这些消息都是他们长期通过打听才知道的,有时也会抓几个越界的奸细问一些情况,同时,大清这边也会派一些人混到小沙国去了解情况,久而久之,才知道了这些关于小沙国的事情。
这个赫利大王上位后,上上下下都整顿了一番,新的元帅叫乌金,十大将有两个先锋,叫格泰和格达,他们原先都是赫利大王的家臣,从小一起练武,但他们三个似乎悟性更高,加上有老王爷请的大师指点,几年下来,这些人的武艺已经是出神入化、高深莫测了。尤其是乌金还经常研习兵法,可以说是文武双全。
格泰和格达当了全军的左右先锋,除了他们两个,十大将中的另外八将也是各怀绝技、神通广大,在小沙国是响当当的名字。
而在地方上,二十个府镇守的将军也是个个武艺非凡、勇猛过人,所有的人都听命于赫利大王。战时,到了战场自然是听乌金元帅的了。
几年前,就是李序然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大清招降小沙国时,乌金还是个小将军,而格泰和格达连个将军都不是。可就是他们三个人,带着一百壮士,硬是闯进了几千人的队伍,最后竟然将大清的一个主将给砍了,简直是不可思议。
听完魏知府的陈述后,李序然心里不由的发出了冷汗,就连手心里都是汗:这简直就是个全民皆兵的军人当权国家,而更可怕的是他们现在的大王赫利已经懂了民生,专门叫他的叔父负责田产税赋、马匹牛羊等,这就给后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一旦打起仗来,简直就是无往不利、坚不可摧。
这个时候,太阳已经渐渐的西沉,魏知府急忙说道:“制台大人,天色已晚,我们还是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