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十八诸侯(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怀城英雄楼是京都英雄楼的分号,座落在怀城城东,高四层,前后三进,可供往来侠客、英雄们打尖、入宿,接宴宾客,由师娘皇甫天心创立,史阿打理,里边的伙计大多是枢密营的兄弟,打听消息,刺探情报,是王家军的眼鼻耳口。

这一天,袁绍大手一挥,将怀城英雄楼包了下来,安排门客吏士喝酒吃肉,又在四层雅间单独宴请了王越的二徒弟麴义;做陪的,是怀城军校三期学员颜良、文丑,及袁绍的谋士田丰、逢纪、审配、许攸等六人。

“哈哈……”袁绍大笑道:“麴将军,听闻您在胡羌战场上战功赫赫;又以五百神机营横扫幽翼,令黄巾贼闻风而逃,实令绍敬佩;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来,让我们一起敬麴将军一盅。”

“敬麴将军。”田丰、逢纪等人纷纷站了起来,恭维麴义,颜良、文丑举着酒盅说道:“二师兄,两年未见,师兄风采更胜以前,实令小弟二人钦佩。”

麴义一路走来,无论是楼下的士卒,还是在座的将领,俱都个个精神饱满,正襟危坐,脸上带着的那种发自内心的自信与旁人杂军绝然不同,一望而知必是正规军正规出身;看来,这袁家还是有点底子的。

麴义边想着,边喝酒应付着众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袁绍又问道:“麴将军,不知对此次讨董联盟有何见解?”

“袁公。”麴义沉吟片刻,说道:“董卓性极残忍,暴行逆施,是为大奸;京中多富豪,那董卓却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是为大恶;富豪丧且如此,何况百姓乎?董卓之行,如此大奸大恶,实令天人共愤,必不可长久;而讨董联盟,必得天下心,行天下事,是为大善也。”

袁绍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问道:“那麴将军以为我与曹操如何?”

麴义回道:“袁公与曹大人共剿阉人,清君侧,都有大功劳;曹大人行刺董卓之大勇;袁公背离董卓之大义,我天下人共识之。然则袁家四世三公,又常听人言袁公为人宽厚仁爱,广施恩德,对部从、门客俱都恭敬有礼,令人折服。”

袁绍兴奋的说道:“那不知麴将军可愿与绍志同道合,共谋前程?”

“愿随袁公左右。”麴义知袁绍意思,觉得袁绍算是宽厚大气,便痛快的答应下来。

袁绍大喜,说道:“哈哈……得麴将军胜得百万大军!我袁家有福了!哈哈……”

王越的内门二弟子麴义投靠袁绍的消息,不过半时辰,便传遍了怀城,传到了十三诸侯耳中。

“哎呀!晚了一步了!”

“啊!神机营竟然投靠了袁绍?”

“袁绍得此一将,实力必直上十倍!真是令人羡慕”

袁绍的开门红,给诸侯刺激得够呛,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涌向怀城军校;

两日后,联盟的动静又传遍北地七州,幽、翼、兖、青、徐、并,加上司录,有点实力的,有点野心的,都蜂涌而来;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上党太守张杨、北平太守公孙瓒、西凉太守马腾、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谦,此五人的加入,使原本讨董联盟十三镇,变成了十八镇,顿时声威大壮,吸引了全天下人的目光。

消息传到宫中,文武百官像是重新找到了希望一般,纷纷发表反董演说,公然举报董卓的逆行,公然罢朝罢政,甚至有人攻击董卓废立之事,主张迎回少帝刘辩,恢复政纲。

董卓慌了,急得在宫中破口大骂;有一日,在朝堂上拉着刀恐吓朝官,朝官们居然少有的顶了嘴,虽说还是唯唯诺诺,却把董卓气得够呛,跑到宫中拉过几个新选皇妃,四处播洒爱的种子。

至二月,怀城四周已聚集了近四十万军队,帐营延绵三十余里,声势浩荡,震惊天下。

讨董联盟在袁绍与曹操的运作下,最后定下了十八镇诸侯,又发了联名信,希望当朝太傅,三军总教头王越来当这个盟主,共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

联名信送到王越手上,弟子们倒是热血沸腾,王越却是望着楚楚可怜的董媛,苦笑道:“这不是为难我么?这盟主,却不是我能当的,我也调不动这些大军阀、大老爷,我看,还是推了吧。”

董媛含着眼泪激动的感谢着,弟子们虽有些失落,却也觉得理所当然。以师傅多年来的心性,多有出尘之意,不愿涉及世俗争斗,若是师傅真应承了盟主之位,弟子们反倒觉得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