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好消息(1 / 2)

盛世官场 小村鱼儿 2896 字 2019-09-28

 干训班正式开学了。——竟然是军事化管理,从军分区要来了一个武警的少尉排长负责军训,每天早七点起床,七点半操,军训半个小时,八点半课。午四节课,下午三节课,任何人不得无故缺课,晚再有两个小时的晚自习,九点下晚自习,九点半熄灯铃响后,必须就寝。

“天啦,这是什么日子啊?”

很多人轻声如蚊般地嘀咕,却不敢真正的发牢骚。这里可是干训班,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记录下来,成为你以后升迁的凭证。这不是读高中,是真正关系到自己前途的培训,发牢骚、讲怪话,那是自毁前程,没有人会这么傻。

这种管理对萧立华来说是小菜一碟,军人世家出身的他,这点苦哪里算是苦?想想他从小学武受的那种苦,那不是人受的,这种程度的军训管理,玩儿一样。

让他最高兴的是丰嘉竟然坐在他的前面。这个有点病态苍白如小白菜的又漂亮如兰花的女孩子,却也过得安然若素,并不觉得苦。有时尽管累,但似乎也没有对她这弱不禁风的身体造成太大的摧残,每天都精神饱满地坐教室里,聚精汇神地听课。

她也很高兴能够与萧立华坐在一起,对萧立华有几分亲近。红山区来参加培训的人只有三个,另一个是个矮个子年轻小伙子,杨梅乡党政办来的。那小伙子坐在最前排,与他们相隔很远,也很少交往。

与萧立华走得比较近的还有刘源喜、张建华。张建华是张科长张厚的儿子,自从那回在他家吃过饭后,这小伙子很喜欢跟着萧立华,没人的时候一口一个立华哥,喊得那么脆。他比萧立华还小几个月,在市团委工作不到一年,股级都还算不,按理说是没有资格参加这次干训班的。

当然,资格在别人来说是问题,在他来说就不是问题了。相信干训班结业,就能升副股级了。

刘源喜是班长。这里副科级的同学只有三个,一个是刘源喜,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的副科长,另一个却是从下面县来的一个县府办副主任赵胜涛。本来,刘秘要萧立华当个画班长,但萧立华坚辞了,因此,只有赵胜涛一个副班长。

除了正副班长,再没有设班干部了。

这里还有个规定,在班,同学之间只能直呼其名,不能职务相称。

干训班学习半年,但只有一个月的理论学习时间,其余时间都是要下乡去基层,将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直接在工作中提高自己。

然后,再将一个个工作案例带回来,坐到教室里讨论,效果非常好。这种学习方法是近三届,龙部长当了党校校长才开始实施。这种学习方法务实、求真,是个创举,省里很多干训班现在也开始采用这种方法培训干部。

萧立华也觉得这是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对龙部长的敬佩之情又了一层楼。同时也认识到要想位,没有一定的真才实学,只凭运气是不可能的。这坚定了他要在这里好好学习的决心。

理论学习,也不同于一般的党干校之类的培训学习。开始主要是学习近几年来国家发布的一系列的重要文件,然后分析根据这些文件,在各地实施产生的优秀案例。课的老师是市委宣传部讲师团的教授,讲得非常生动。

教授姓赵,首先讲八十年代初的五个“一号文件”。这五个“一号文件”启动了中国农村发展的第一个重要时期。主要拉动力是农民首创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集中释放了压抑已久的农村社会生产力,一举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从190年至195年,农民收入年增长率超过10%,出现了超常规增长。

然后赵教授例举案例,从一九八二年的第一个“一号文件”说起,先从全国大势入手,再说那些执行好效益最突出的省份与执行差,效益差的省份,然后说到云贵省,再说到云贵省的县市特例,最后说到三江市。

一个个案例说下来,有执行得极好的,也有执行得差的,再用效益两两对比,一目了然。学习班的同学一个个聚精汇神听课,齐刷刷地作笔记。

萧立华也听得如痴如醉,但却没有如别的同学一样做那么多笔记,而是一边听课一边思考,偶尔把心中所想学习所得记在本子。

这天是星期六,放学之后,大家都松了口气,可以走出校门透口气了。

“丰嘉,要回家么?”

看着丰嘉收拾东西,萧立华微笑着问她。

“当然要回家了,不然去哪里?”

“呵呵,要不要与我一起逛逛?”

丰嘉盯着他看,微笑着,那模样儿有几分认真,有几分顽皮,但然后是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