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雨水(2 / 2)

缘比昙花 月凌波 5089 字 2019-09-29

不日抵达北京。家仆通报父亲率众在城门迎接皇帝内眷因不能同时入城在城外稍待。须臾由侍卫引领护卫自城南入不多时来到一处红墙绿瓦的大府抵。大娘指给我看这便是我们今后的家了。

这里比盛京的旧居大了好几倍以书房为界分隔前后两院内有精舍无数一条迂回曲折、雕栏画栋的长廊围绕贯穿于花院居舍之间气派宏伟。众人欢喜不已只有我难免黯然神伤。

十月父亲受封为“叔父摄政王”当日在府中设宴并由他亲自掀下府门“摄政王府”四个金字大匾上的红绸家中众人都依等受赐封号我也有了一个尊贵的称谓“和硕格格”。至此一切都好似不同了。父亲不再亲征只在宫中主持朝政虽然仍是朝出晚归为国事操劳但他在府中的时日也渐渐多了起来。

这日傍晚下了一埸大雨。透雨过后将要落山的太阳又出来了本已开始昏暗的庭院又有些亮了起来。奶娘牵着我从先生的书房出来顺着长廊朝饭厅走去一边关切地问每日都问的话“今日先生教的多么?”“都记的下么?”当然也从不忘夸赞几句。她一字不识对有“学问”的人很是崇敬更是十分疼爱我。

她努力弯下肥胖的身体听我说话。平日里的这会儿我总会给她讲一个书上看到的小故事可是今天我听先生说起父亲曾向他讯问我的近况心里不免有些不安就没了讲故事的兴致。她看我不怎么说话便紧张的问起我的身体来还用她肥嘟嘟的手摸了摸我的额头。

就在这时我听见有人叫:“东莪”我便忙抬头看去眼前小山似的站着父亲与十五叔。奶娘忙退后行礼十五叔早伸手将我抱起他细长的眼睛清澄似水笑咪咪的看着我道:“有好久没看到你了怎么不认得十五叔啦。”

我忙叫了再转头轻唤“阿玛”。十五叔笑道:“这孩子越来越像六福晋了活脱脱一个美人胚子”父亲微微一笑道:“你这是去饭厅么快些去吧。”他转身吩咐奶娘命人在里屋设席。

十五叔亲了亲我的脸颊将我放下地道:“十五叔给你带了好些好玩的东西明日就让人给你送过来。”我点头应允再看向父亲时他已转身朝里走去。奶娘牵着我急急的往饭厅去了。

晚饭过后我在额娘房里看她用细长的手指捏着小到只能看到一点亮光的细针在锈花样大娘则在一旁拿着几匹布料比来比去间歇向额娘说上几句话。

忙了一阵大娘转向我道:“莪儿今日都学了些什么?背个给咱们听听吧!”我红着脸瞄了一眼额娘她向我点头微笑。我只得站直身子背了一段《论语》的学而篇她二人凝神细听脸上都带着笑。待我背完大娘拉我到身前笑道:“啧啧啧了不起这么长的一段你可没背错了吧。可不许糊弄我跟你额娘明儿个我问问先生去……”我涨红了脸正想去拉额娘的衣袖却听窗外有人说道:“我听见了确实没有错漏”正是父亲的声音。

房里的人都吓了一跳纷纷站起身来我退开两步躲到额娘的身后。父亲已走进房来大伙一阵忙乱大娘服侍他坐下额娘则将针线细细收好。父亲向我招手我正看向额娘大娘却伸手在我身后轻轻一推将我推到他的面前。父亲微笑着将我上下打量大娘笑道:“莪儿平日里少见到王爷居然怕起羞来啦。”

父亲面色慈和伸手拉住我的手道:“恰才我听你背的《论语》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的?”我答:“是上月末。”他点头道:“这么短的时候背的这样算不错啦!”又转向大娘道:“是陈秉良教的么?”大娘应是他又道:“是你的主意吧!教东莪这个。”大娘笑道:“什么也瞒不了王爷”。

他将另一只手覆在我的手背上看着我道:“不过还是太早了点囫囵吞枣的死记硬背未必无害。明日起跟先生说说挑些你喜欢的来学怠长无味的不背也罢。”

我仰起头几乎是第一次这么近这么认真的细细看他。他的肤色因长年征战在外是健康的棕褐色脸上有些淡淡的疲惫之感但他的眼睛十分清亮的闪着光有一股昂然的摄人力量使人不自禁的心生仰慕我不由的自心底生出亲近之心来。

他也定睛看我微笑道:“读书有诸多乐趣你现在还小阿玛等着有一日你能告诉阿玛是真心喜欢这个阿玛方才真正的高兴。”我虽似懂非懂却受他语调感染用力的点了点头。他轻抚我手转向大娘道:“我明白你的苦心只是东莪年岁尚小还是不应夺了她嬉戏玩耍的时光。”大娘与额娘相视一笑点了点头。

自此之后父亲在书房的时候都会命人唤我去他那里看书作伴若有些许空闲也会和我闲聊。他见识广博常说些大江南北的奇俗异闻给我听而且他精通汉学那些我平日辛苦记背的篇篇长赋诗文只要经他稍加点译便如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向我开启了好学之门。

我越来越想亲近他不知不觉中将以往对额娘的依恋之情转到了他的身上。他不在府中之时我也一定要到他的书房才有心思听先生说课父亲知道后命人将书房与侧间的隔断打开为我布置了一个与他书房共通的小里间读书。大娘与额娘看在眼里知道父亲对我的爱护日深都是不胜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