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 整治(2 / 2)

宁州江山 楼枯.QD 0 字 2023-03-06

李默随即看了两个石料场,感觉效益还不错,一问工人大都是县里的乡民,在小七的再三动员下进城打工来的,收入是一天一百二十文,考虑到绛县物产贫乏,物价较高,这个收入跟李默当年在古城打工时的收入差不多。

但真的差不多吗,这里面有没有工头恶霸,有没有敲诈勒索。

这个问题李默要亲自过问。

结果让他安心,除了年节常例孝敬,其余的没有什么盘剥。一个工人正常一天下来至少能赚一百个钱,这钱是揣进兜里的,实实在在的。

宁州三大银柜之一的天元号已经在绛县设了分号,吸纳存款,帮他们理财。

听闻李默回城,天元号的少东家芮刚特意从宁州赶来,陪着李默到他家的分号视察了一番。李默对芮刚的认识以前仅局限于这厮身强力壮,酷好运动,球踢的极好,却没想到柜上也是一把好手,对金融的本质认识的很深刻。

李默当即指示随员僚属,要大力支持天元号的发展,形成良好互动。

正在外地招募人手的小七听闻李默回城也快马加鞭赶了回来,他现在穿着一件锦袍,搞的油光粉面,因为空气中的尘埃太大,所以脸上就似涂了一层白霜,搞的有些狼狈。

“粉尘太大了,老百姓一边数着钱,一边骂咱们的娘。咋办?”

“咋办?凉拌!这事你别操心了,我自有分寸。说说你的事。”

“这三个月,经我手给各大石料场介绍了三千六百人,各种建筑工地又有一千二百人,半个绛县的人都被我搬进城里来啦。”

李默道;“有多少人愿意居留下来。”

小七傻眼了,这个他真不知道。

“缪锦林知道,这老家伙一上来就统计人口,搞的很仔细呢。我叫他来。”

一盏茶的功夫后,县丞缪锦林被小七拽了过来,骑着马跑的气喘吁吁,他回道:“近三个月进城的有六七千,具体的还在挨家挨户统计,只是来来去去,有些数据搞不大准。”

李默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乡下人进城打工不就这样吗,来来去去,流动性很大,能知道六七千这个数字已经难能可贵了,他非数字控,不求知道的那么准确。

李默对新设立的城局的两个头头陈典、戴让说:“具体数字你们要尽快搞清楚,自己家里来了多少人都一团糊涂浆,以后就麻烦了。”

二人连忙领命。

按照制度,只有人口超过两万的城镇才会设置城局,城局地位比县低,但比一般的乡高,是一种很特殊的存在。绛县的人口本来只有一万多一点,够不上设置城局的条件,不过近来人口暴涨,流动性又大,治安方面压力倍增,在李默的再三请求下才批准设立。

城局使陈典是宁仁功的人,副使戴让则是李默从绛县本地提拔起来的。两个人同时也是县里的捕手。

缪锦林撇撇嘴没说什么,他这个县丞,名义上是城局的直接上司,但实际上根本无法干涉城局的事务,陈典有宁仁功做靠山,根本就不睬他,戴让只认李默,也不买他的账。

不过缪锦林已经习惯了,在宁州当官就得习惯这些,这是为官之道,生存之道。

但他可以回避这些,李默却不可以,僚属职责不清,是很致命的。于是便对三人说道:“城局之设是为了专力治理城市,毕竟城市与乡村不同,需要更细致、更专业,但这不意味着你们就可以脱开县里另搞一套,该请示汇报的要请示汇报,该回避的要回避。政务上你们要直接对缪赞府负责,治安上要多请示孙少府,遇到摆布不开的一定要上报,多少双眼睛盯着你们呢,要谦虚、谨慎。”

二人唯唯称是。

午后睡了一觉,黄昏时李默去察看了那块预备建设水泥厂的地块,心里暗道:若是能把这个建起来,绛县的城市化就提前完成了,我在绛县的任务也就功德圆满了。

三家投标者中,他更倾向于汪家,但他不准备插手,一点都不沾,让他们博弈去。

县里官吏为了迎接县令载誉归来,设宴为之接风洗尘。酒喝的有点多,李默早早睡了,二日一早醒来,没打招呼就出了门,他决定来一次微服私访。

县令官不大,但也是官,周围也有一大帮吹喇叭抬轿子的,很容易迷失进去。所以适当的微服出巡是必要的,这会让人的脑袋更清楚,判断更敏锐,少走弯路,多积阴德。<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