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猜忌(2 / 2)

宁州江山 楼枯.QD 0 字 2023-03-06

真的付之一炬,还是在付之一炬前被转移了,甚或是这根本就是一个弥天大谎。

关东和不在现场,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接收皇史宬的人是关东和亲自选定的,李默只是协助配合,如今事情未能办成自然是他关东和脸上无光,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便小心地劝道:“突厥已经完了,所谓死无对证,将来若是有人旧事重提,那就是造谣。再圣明的君王也躲不开流言蜚语啊。”

宁是敬点点头,用力地嗯了一声,心中充满了厌恶。

他随后找来苏晋,嘱咐他立即撒出人手去寻访那批突厥皇史宬里密档的下落,又指示魏贻仔细查访,重点是关注有没有人暗中转移。

在草原上呆了三个月后,李默回到了宁州,去的时候是盛夏,回来时正是冰天雪地。

宁是敬亲自出城迎接,给了李默和北伐将士最高的荣誉,李默却将北伐的荣誉让给了将士们。

听说尚铁牛不畏艰险率七千兵马孤军驻守阿拉善山口,宁是敬大为赞赏,立即下诏封为忠义侯,升期门军将军,将其所部归入禁军期门军名下。

李默向宁是敬请罪,一则未能生擒突厥可汗,二来擅自下令撤军,

宁是敬道:“世上事不如意者常有八九,青山犹在,何惧无柴。”

一时昭告天下,册封李默为武定郡王,加太师。封西路军主帅傅西山为武威郡王,加太师,封东路军主帅邱清明为蓟州公,升期门军大将军,封副帅宁桑镇北公,赐名宁全忠,主持幽州军务。

罢宁州行辕,设宁州大元帅府,以李默为大元帅,关东和为长史,主持西北军务。

北方事了,宁是敬銮驾返回长安。

这一年的冬天奇寒无比,宁州城内积雪近两尺,大雪过后,道路断绝,城中粮价飞涨,贫民饥寒交迫,路有冻死骨。

兴元府长史陈河阳建议李默开仓放粮,平抑粮价,赈济平民。

李默正要同意,却见座中喝茶的孙大牙朝他使眼色,便对陈河阳道:“此事需得同关长史商议。”打发了陈河阳,却问孙大牙:“你这老怪,有什么话为何不当面说,河阳也不是外人。”孙大牙放下茶碗,抹了把嘴说道:“不是猜疑他,而是这件事不那么光明正派,担心有损你的颜面。这放粮的事我劝你三思。自北伐击破草原后,你的声望已经达到巅峰,不顾皇帝诏令,下令三军撤退,可巧就奇寒无比,冰冻三尺,粮路断绝,若非你顶住压力,只怕十万将士都得葬身冰海,三军感激你的德行,奉你为神。你想想皇帝知道这事会怎么想?”

李默苦笑道:“我做军神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皇帝怎么想,我怎么不知道,只是我忍心十万军马随我困死在冰原吗?”

孙大牙道:“你不忍心,有人就忍心啊。东路的宁桑,皇帝一句话,人家就留在了镇东城,粮路断绝,一万大军饿死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就他带着一百人回到了幽州,非但无过,反而有功。不仅破格封了镇北公,还替代邱清明成了幽州主帅。时代不同啦,皇帝喜欢听话的臣子,不喜欢自作主张的臣子,更不喜欢自作主张又声望极高的臣子。宁州的粮库确实很大,里面存储着足够城中百姓吃上几年的粮食,但这粮食是给百姓吃的吗,这是为明年大军扫荡草原准备的军粮。你拿它赈济平民,是什么意思,难道不是为了笼络人心?你一个声望极高的军神,又在笼络民心,你意欲何为”

李默沉吟半晌,无言以对。

(本章完)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