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流血的长安(2 / 2)

宁州江山 楼枯.QD 0 字 2023-03-06

上官婕妤令人将太子带回东宫,他现在还是太子,在诏书未曾下达之前他仍然是太子。

即便他将来不是太子了,也仍然是皇帝的儿子。

上官婕妤知道,皇帝是不会拿自己的骨肉开刀的。

但太子却拒绝离开,他问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会这样?

心碎的皇帝已无心回应,就由上官婕妤代为训斥。

上官婕妤怒斥了太子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后,语重心长地代皇帝教诲道:“王朝初立,寄生在新朝肌体上的毒瘤肆无忌惮的吮吸着母体的血液,好言相劝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皇帝恐儿孙们为难,故而事先刺破,钻心之痛,岂是常人所能忍受,身为人子,储君,为何就不能体谅为君父者的难处,怎么就落得如此下场?”

太子闻言嚎啕大哭。

但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三日后,太子被废。

三个月后,安南王李轨奉诏回朝,旋即被册立为皇太子。

在外历练多年的新太子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他干练的一面,但他要收拾的摊子显然烂的不能再烂。

前太子被废之后,京城一半的勋贵都被打成了逆党,逮捕,拷问,杀戮,自尽,没日没夜的在长安城里上演。

皇帝像一个杀红了眼的嗜血猛兽,

他要李轨彻底清算废太子的罪行。

这意味着长安的血仍然要流下去,太子从岭南来非但未能弥合伤口,反而要变本加厉地戕害开国功臣们。

终于怎么弄,全在他一年之间。

这件事上皇帝赋予他全权,随他怎么玩都好。

李默没有给太子任何指导,但太子是个极聪明的人,皇帝虽然赋予他全权,但他却丝毫不敢滥用,他很快就跟上官婕妤建立了同盟关系,凭借这个特殊途径他能准确把控皇帝的脉搏,所以每件事都能做到顺乎上意,合乎圣心。

平和初年,李默一共封了张显、冯布、韩江上、周湛、朱克勋五个外姓为郡王。

受李卓一案牵连,冯布告老回乡,韩江上落马下狱,周湛被降为侯爵,朱克勋忧愤自尽,五郡王只余张显一人,凋零大半。

纪逡、徐文胜、裴如卿、萧震川、梅华庵、唐百川、孙伯龙、薛士农、詹孝川、赵破阵、李道成、李文喜、郭槐、窦融等十四开国国公在这场大劫难后也损伤大半,只剩下纪逡、徐文胜、孙伯龙、郭槐等四人,其余十人或获罪下狱,或被贬官削爵。

缪锦林、李道远、豆卢奇、赵是、程十万、李双喜、王雄诞、穆坤、傅南山、王敬尧、赵山大、孙文莱、朱梅森、关德侯、林哥儿、李道奎、张伯驹、范栗、宁买臣等十九位开国郡公中三人被削爵,八人被贬。

至于宋蕴、李连喜、吕本、吕石、李仲生、杜延、岳宪忠、戴让、陈典、汪竹明、陈河阳、张白露、程泛、孔奋、萧遵、郑重、崔巍、张炳坤、周鸾飞、裴仕等八十四位开国侯则是此次事件的重灾区。

光自尽和被处死者就有十四人,更有三十多人被削夺爵位贬为庶民。

甚至内宫中也起了一场风暴,汪竹韵降为美人,昭仪小红畏罪自尽,昭容香纹被打入冷宫,修仪银铃神经失常,整日处于癫狂状态。

经历此轮打击后,大晋的开国功臣集团彻底凋零。

而这场把朝堂搞的天翻地覆的大巨变对低层社会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参与废太子谋反的都是高官大僚,功勋名将,普通官员真的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呢。

所以这场注定被后人抹黑的历史,实际上并没有对新生的王朝造成多大的伤害。

经济继续发展,社会日渐开放,文化逐渐繁荣,甚至在边疆,帝国的武功也丝毫没有受到损失。继平定辽东高丽人的叛乱后,帝国把他的触角第一次深入辽东以东很远很远的地方,并彻底驯服了桀骜不驯的高丽人。

而在潮湿闷热的南方,帝国扩张的步伐也没有丝毫停滞,举目之内,但凡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皆归大晋的版图,帝国现在最大的困难不是领土,而是领土太大之后的治理难题。

西部与吐蕃的战争仍然在继续,帝国的骑兵无法登上吐蕃的国土,因为那里太高远,太荒凉,但吐蕃的骑兵也不敢再觊觎大晋的边城,持续不断的失败让吐蕃人意识到保守谨慎才能活的更加长久。

他们遣使进京,奉上国书,希望能跟大晋结为兄弟之邦。

李默暂时答应了下来,他的儿子正在经略西域,暂时需要吐蕃的配合。

(本章完)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