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八)国学围棋(2 / 2)

神马浮云记 曲甲 3742 字 2019-09-29

这局棋之后又下了十几着,傅博推枰认输。他杀住了原来的白三子孤棋,但却被尘来借弃子另做了一队人马,不知不觉地杀出了重围,扬长而去。

“改日再寻师傅下过。”

傅博起身先向尘来行了一礼,然后对阿图说了声告辞就转身离去了。

傅博走了,和尚开始将盘中的黑白棋子一一收拾进棋盒。看着他收拾棋子,阿图笑嘻嘻地问道:“和尚怎么也会下围棋?”

虽然他这话问得实在是有些无礼,但尘来却不生气,笑道:“围棋于本朝是国学,僧人多知一二。”

阿图听出了他话中的疑问之处,便问:“那你的意思就是本朝以前不是国学了?”

尘来一愣,接着道:“正是。”

“那又是为何?”

“围棋暗含天道,至简又至繁,变化万千,纷繁奥妙,一向为世人所喜。不过这围棋尊为国学却是自本朝而开始。说起原因,这恐怕就得提到武宗皇帝了……”

他说到“武宗皇帝”之时,除了满脸带着庄正色之外,且双手合十,头部还微微地向前点了一下。

做完这个动作,尘来继续道:“此话甚长,不知施主可愿听?”

“愿闻其详。”

于是尘来就给他娓娓道来围棋被本朝尊为国学的缘由。

原来本朝围棋能被尊为国学,实乃武宗皇帝一力弘扬的结果。武宗围棋造诣甚高,棋界一般认为其有国手授二子的水准,两名大国手公孙策、叶遁便是他同门的师兄弟。他们三人同拜在先师唐游的门下,除修兵学外,公孙策还擅长理政,叶遁则精通儒、道、佛、医等诸子百家之学。

武宗起兵反元后,两人随军为幕僚。闲暇时,三人便在军中对弈,且下出不少流传后世的好局。摒弃座子,开创围棋自由布局的下法便是他们在军中探讨的结果。武宗爱好围棋,也乐意提拔一些围棋下得好的官员,不少低级官僚因围棋下得好而得以“幸进”。这么一来,天下的士子不仅自己纷纷开始学下围棋,还培养己家的子弟以图在围棋上有所成就,一些棋院、棋社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昭武九年,武宗创设京都棋院,作为大宋围棋的最高管理机构,职责为:代表大宋与诸侯、属国以及外邦进行围棋交流,组织全国性的围棋大赛,颁发高级棋手的棋力证书,并掌管皇家、贵族与平民的围棋教导等等事宜。

京都棋院的执掌称为“名人”,乃顾名思义的围棋第一人,并享有朝廷封予的一个终身制的伯爵爵位。名人由争棋产生,除第一届名人是所有人相互厮杀得来的外,以后各届名人都是由挑战团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初赛与本赛以决出最强的团队,最后由最强的团队派出其中的至强者向上一届名人进行十番棋的挑战。胜者获为棋院执掌,得名人称号,败者退位。

昭武十年,第一届争棋开战,不负武宗重望,公孙策与叶遁双入决赛。决赛五番胜负,第五局公孙策以四分之三子的微弱优势击败叶遁折桂。此后,名人战每十年举办一届,最后的挑战改为十番胜负,至今为止已经下完了二十届,五年后将开始第二十一届的争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