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封赏里有文章(2 / 2)

唐庭 金山时雨 3692 字 2019-09-29

历朝历代,当官容易封爵难。县男,在所有爵位中是最小的一个,但也是从五品的贵族,况且封爵就要封食邑,几百户人家从此就不向朝廷缴纳赋税。再大的官总有致仕的那一天,但爵位是世代相传铁饭碗,几百户的食邑世世代代就是延续下去,因此任何一个爵位,都等于是从朝廷身上撕掉一块肉。

虽说男爵小了点,一块肉怕是够不上,但也能算是一根毛,大唐再大,也架不住一根毛接着一根毛的拔。

如果把大唐的统治阶级,比喻成一家家族企业的话,朝廷的官员就是职位不同的打工者,算是正式工,自己现在的身份,撑死了就是个临时工,就算是有功劳,大不了转为正式工,年终奖多发几万块钱,可是一封爵,就等于从临时工直接变成了股东!

不要讲在重出身重门第的封建社会,就算在后世这种事也不可能发生,而现在,就偏偏发生了。

裴行俭低声道:“听苏老将军话中的意思,中书省一开始是不同意封爵的,尤其是赵国公,说修齐你即非功臣名将之后,又非氏族豪门出身,甚至连科举明经也未参加过,虽然有些功劳,赐个**品的官和财物也就撑破天了,贸然封爵只怕难以服众。

不仅仅是赵国公,朝廷里也的确有些议论,如今不是太宗年间打天下爵位满天飞的时候了,从贞观十五年至今,就没有过民间直接封爵的事,连已经有的爵位,朝廷都在想方设法的削减食邑或是收回,像李义府这种陛下当太子时候就是东宫近臣的人,至今也没有封爵,反正说什么的都有。最后还是陛下乾纲独断,甚至在朝廷上发了火,近乎硬压下去,才让中书门下通过了封爵之事,为了这事,好像还准了好几个压了很久的中书省的折子。愚兄听着这事不太妙,是以急忙来告诉贤弟一声,免得事到临头没有准备,慌了手脚。”

萧庭大概明白了,无非是利益交换妥协罢了,皇帝陛下提拔两个人,需要中书门下通过,实际上也就是掌控了中书门下省的赵国公长孙无忌同意,而中书省门下的折子,也需要皇帝的点头加印,双反都妥协了。

萧庭面无表情的听裴行俭说完,略一沉思,忽然问了一句不相干的话:“你呢?朝廷对你怎么说?你是长安令,要说救灾,功劳第一的是你才对。”

裴行俭讪然一笑:“我也是要封爵的,子爵。不过朝廷里倒是没人说什么。”

赤果果的歧视啊,同样的是封爵,老子封了个男爵,朝廷里炸了锅,裴行俭直接封子爵,朝廷里那帮孙子就完全没看到。这让萧庭说什么好?

不过这样一来,事情倒是明白了,一下子封了两个年轻的爵爷,又都是李治下旨封的,难怪长孙无忌会反对。萧庭拍了拍裴行俭的肩膀,露出一个五分轻松五分无奈的笑容:“一代君主一代臣,陛下登基不久,总是要拉一批人打一批人,我两恰恰就属于被拉的那一批人。我若是没猜错,这次陛下的目的主要还是拉你,我只是顺带用来吸引火力的,你信不信,要是没我封爵这件事,你封爵绝对不会这么顺利通过。这么看来,只怕不用多久,陛下就会派你去掌军,抓军权了。”

裴行俭猛地抬起头,盯着萧庭的脸一阵猛看,足足有七八秒钟没说话。

“吓到了?还是我脸上长花了?”萧庭笑笑问。

裴行俭深深叹了口气,一脸如释重负的样子:“其实苏老将军也是这么和我分析的,愚兄还正发愁,怎么和修齐你说,就怕修齐你因为此事心中有了芥蒂。没想到修齐你远在江湖,却早把庙堂上的事看的一清二楚,连陛下要派我去军中的事都猜到了,让愚兄好生佩服。只是……”

裴行俭顿了一顿,道:“如今我是长安令,也算得上贤弟你的父母官,有什么事可与贤弟共进退,一旦我调去军中,尚书省必然会安排其他人来做长安令,你也知道,英公虽说挂了个尚书省左仆射的官职,却不怎么管事,尚书省还是看赵国公的脸色行事。依着我的想法,不如我去了军中之后,也请旨将你调来,反正也你也没有个正经官职,咱们兄弟齐上阵,其利断金,我还能日日向你请教兵法。”

“千万别,我这懒散的性子,到了军中只怕要坏了你的军法,你斩我还是不斩?”

萧庭连忙摆摆手,拉着裴行俭,笑道:“守约你多虑了,陛下只给我封爵,没给我封官,这一招高明的很,一个没有根基,没有官职权力的人,挡不了任何人的路,相反,如今我在长安县百姓中名声不错,谁要对付我,非但没有好处,反而要背一身的骂名。况且,苏老将军能看出来陛下是拿我给你吸引火力的,朝廷中其他人也能看的出来,换句话说,在朝廷众人的心里,陛下看重的其实是守约你,而不是我萧庭,所以不会有人来对付我。倒是守约你,听说你和赵国公走的很近……”

“公事往来罢了,谈不上远近。”裴行俭摇摇头。

“那就好。守约你记着,人生在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一句话,让最大的那位满意就行。赵国公再显赫,也只是朝廷的臣子,况且先帝有一句话说的好:赵国公聪明鉴悟,但总兵打仗,非其所长。这句话已然给赵国公下了定论,不能总兵打仗的人,是闹不出什么天大的乱子的,谁掌握住了军队,谁就是擎天保驾的国家支柱。有的人看着不管事,可要是管起事来,大唐就没他管不了的事。我的意思,你滴明白?”

裴行俭一愣,然后露出了一个会心的笑容点了点头,“修齐话说的透彻,愚兄懂了。”

“那就好。”萧庭伸手去拉裴行俭的缰绳,“听说你县衙还有公事要办,就不多留你了,我送你几步,两兄弟再多说两句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