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地灵珠(2 / 2)

棺香墓火 柳王爷 0 字 2023-03-27

“是,他老人家还特别嘱咐,只能和您说,不许向别人透漏。”我这个人也就是老实,藏不住事儿。

“哦...”老君叔看了我一眼,“想知道这珠子的来历吗?”

“想!”我刚答应完,又加了一句,“要是能加点儿别的就更好了!”老君叔笑了一下,应该是懂我的意思。

这珠子原来就叫做地灵珠,那个什么随侯之珠倒是有那么一物,不过已经失传多年了,那可是响当当的国宝,就算有人得了也不敢声张,还不如上交讨个平安。

而这个地灵珠比起随侯之珠,名气差了那么一大截,但是却是道门和盗墓俩家一直在争夺的宝物,这珠子道上人称鬼眼,早些年有人说是有幸见过一面,珠子里外绿色很深,外边泛着淡淡的绿色幽光,据传那是鬼火,千百年来,流传至今,却丝毫不见其暗淡或是有陈旧的迹象,依然崭新如初。

至于来历,书上还有记载,南海原有一蚌,体型巨大无比,俩扇壳一开一合就能吞没一艘大型战船,因为其生活的海域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因为战乱或是病死的人沿着河流,都会汇聚到它那里,所以很多时候,他都是靠吞食尸体存活,一般的蚌根本不会食肉,也是在淡水中常见,但是此物不同,它不仅活在海中而且还食肉,所以当地人们或是过往船只,隔一段时间都会投动物下去,以保平安,一说是这怪物吃饱了就不会祸害别人,二说它是这片海的邪神,它能保你过海无碍。

日积月累,这蚌越来越大,而且吞食进去的骨头不好消化,慢慢研磨,它就算再大毕竟还是蚌,消化不了的东西,就会慢慢形成珍珠,但是一般的骨头它也可以消化掉,只有头骨太过坚硬,无法消化,长年累月,逐渐形成了头骨珍珠。

因为它吞食的不仅是一俩个人,所以头骨也远远不止一颗,后来这东西被一支军队加上一帮渔民合力绞杀,据记载,当时它的壳已经足有一个小岛那么大,开壳的时候,岸边聚集了千千万万的人,乌泱泱的一片,而且那个地方连着好几天晴天,开壳那天却突然下起了暴雨,人们顶着雨费了好大的力气也没把壳打开。

蚌壳紧闭,人力不可为,遂以火药,道门,起重,三者合而才开。蚌开之时,其内绿珠数不胜数,均现幽光,观者无不震惊,雨即停,阳突现,蚌忽化作青烟,扶摇直上,独留千万绿珠于地,众人一拥而上,抢珠而去,军亦如此,顿时大乱,一时间死伤无数。

这是一段关于蚌壳开时的一段描写,老君叔倒还记得清楚,他接着解释道,这段内容大体写的就是蚌壳开的时候,光靠人力是开不了的,后来用了火药,道家的法术,以及类似咱们现在的起重机,也就是利用杠杆原理,三者合在了一起才开了蚌壳。刚打开的时候,里面绿色的珠子多的都数不过来,而且上面都闪着幽光,看的人都惊叹不已,而且就在此时,大雨突然停了,太阳也出来了,这个大蚌却突然化成了一股巨大的青烟,升到了天上,而唯独留下了那些绿珠子,众人一下反应过来,一哄而上,连军队的人都加入进去开始抢了起来,场面霎时间大乱,死的死,伤的伤。

这事儿有没有咱先不评论,主要老君叔说记载这段情节的那本书,是一本写实类的书,而不是那种演义或是那种类似山海经的书,所以可信度还行,这还没有完结,到后来,拿到这些珠子的人,不是病死就是出了横祸,反正没有一家能躲得过,开始时有胆大的不信邪,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此珠子儿丧了命,所以开始有人觉察到不对,有人把珠子弃于野外,有人将珠子置于海里,更有甚者,直接将珠子火烤或是打碎,但是,奇怪的事儿接踵而至,这珠子不仅烤不化,打不碎,而且就算你把他扔到再远的地方也都会跟着你回来,这是典型的认主追踪,而且认定了就只祸祸你一家,谁让你当时贪得无厌,见钱眼开。

所有办法试过之后,均以失败告终,所以人们这才开始慌了起来,请道士,请和尚,求神拜佛,以保平安,但是这种邪冥之力,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就消退,而且那些收人钱财的道士和尚一般都是道行不高,打着招牌混口饭吃的角色,所以人们的恶势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愈演愈烈,很多人因为受不了鬼魂疾病的侵扰,很多都选择了自杀。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