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牛钝定律(1 / 2)

连环劫 蜘蛛瞎 0 字 2023-03-28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从通幽掌门修持室出来,连啸便奔常道观习棋馆而来。

刚才,听闻通幽掌门与茗清院监的对话,他很是好奇。想看看道童们是如何习棋备战的,再来是想见见玩伴牛钝,顺便对他进行一次“知音”测试。

牛钝虽然在这帮道童里面年龄最长,身高体壮,却因资质庸蠢,悟性愚钝,反倒是大家戏耍取乐的对象。不过这个牛钝因为敦厚老实,蛮力不俗,常被派到连胡子鱼庄来担泉取饭,便于连啸熟络成友。

牛钝进入道观与众不同,不是家人寄送而来,却是通幽掌门捡回来的。

七八年前的某日,通幽掌门云游归来,在入山口见一傻小子呜呜直哭。问其姓名住址皆说不出来,只是用手比划,掌门好久才弄明白,原来是他放的牛丢了,来找牛的。通幽掌门只好将这个来找牛,却将自己走丢的哑巴带回道观来,然后指着道众问道:“这里有一群牛鼻子,你看那头是你们们家的?”引得道众哈哈大笑。

好长一段日子,并无大人寻上山来将哑巴领走,派人去四周打听,也没听说有走丢孩子的人家。道家本就有济世救困的道义,哑巴也就被收留在青城山上。长久用哑巴之名也是不妥,通幽掌门就给哑巴取了新的名字----“牛钝”。如果贬义理解,“牛钝”就是像牛一样愚钝。若从悟道的角度解释:应该是大智若愚的意思。想必,以掌门的境界,用意在后吧。

道教玄门有拜“学师”和“本师”两种,弟子称学师为“师傅”,称本师为“师父”。

出家弟子或俗家弟子在道观修持三年,先由学师授业解惑。这三年是打基础的阶段,“师傅”一般不会传授太高深的道法技艺。修炼生活枯燥乏味,大多数道童因吃不了苦或资质愚浅被遣返出道门。

三年期满,经激烈比试和严格考察,为合格者举行冠巾仪式,正式收入道门。被授予冠巾者,就可再拜高道名师为本师,向“师父”求授方术道法,专心学习道功道术、棋琴书画、医武卜易等精深学问。

与牛钝同年龄段的道童,三年修持期后,聪慧者在冠巾仪式后被分配到各执事处继续深造,愚笨不开者被遣家还俗。牛钝因来历不明,也无去处,便继续留在下批道童班里,久学也无多大进益,干些苦力笨活倒挺在行。

牛钝虽比连啸大几岁,因常在鱼庄走动,连啸并不像其他道童那样鄙夷欺凌他,久而久之就玩到一处去了。

俗言道:熟能生巧,日久知心。连啸与牛钝在玩乐中默契十足,居然不借助语言工具便能顺畅沟通。到后来,更是心领神会,已弃用了比划手势这种低级版本,升级到了只需挤眉弄眼便知其意的更高境界。

两人常年逐鸡逗狗,日日招蜂引蝶,连啸居然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

一次,二人顽皮捣蛋之后,在一颗大树下休憩,阵阵山风吹来,树上的野果纷纷散落。恰好,有一颗野核桃砸在牛钝的头上,“哎哟”一声,连啸惊奇不已,牛钝居然开口说话了。他兴奋不已,试着和牛钝来次滔滔江水、绵绵不绝的对话,很遗憾,牛钝龇牙咧嘴,努力半天还是哑口无声。后来,又出现过苹果、栗子、鸟蛋等物偶然砸在牛钝头上,牛钝偶尔又会不由自主开口讲话的现象,不过每次都是两字的发音,如:好痛、讨厌、倒霉......

通过反复测试,竭力探索,连啸终于搞懂了“牛钝定律”。

用圆形球状之物敲打牛钝头部某一隐秘部位,牛钝便会发出两个字的词汇,但这种刺激出声的方式,一天只能用一次。倒不是说,频繁敲打头部牛钝受不了疼痛,而是一次出声之后再怎么重击他都没效用。因此,连啸使用此招非常谨慎珍惜,只在特别重要之时,不明白对方用意,才祭出“打你个头”这个绝招,化解沟通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