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故人房客,夜雨潇潇(2 / 2)

周侨不易觉察地用胳膊碰了下黄秀兰,两人迈步进了宅子。

…………

夜雨潇潇,袭人的风把细雨打在人脸上好象许多冰凉的小虫子在慢慢蠕动。

上海区第三行动大队队长马名宇少校背过身去,用湿淋淋的风衣挡住风雨,双手围住火柴点燃一支香烟,借机观察了下身后情况。

没有发现异常后,马名宇走出里弄,向对面几十米处的那座在风雨的夜里变得若隐若现、恍恍惚惚的房子走去。

淞沪会战打响后,戴老板原打算在上海或南京举办大规模的特工训练班,但没有预料到上海和南京这么快便沦于敌手。

这样一来,在上海的潜伏工作便显得很仓促。

很多特工原来是公开活动的,身份已经暴露,需要撤离或更换身份;一些新人则需要熟悉情况,接受训练;联络站、联络点也需要重新选址;诸多繁杂工作使得留下潜伏的特工也暂时无法采取行动。

而且,由于抗战前,蓝衣社(后改为军统)对日本的谍报工作缺乏足够准备。等到七七事变之后,才手忙脚乱地布置对日工作,匆忙建立虹口、闸北、吴淞、江湾等潜伏组。

而淞沪开战后,虹口组建立还不到一个月,便全部被日本人赶了出来,差点连电台都损失了。

马名宇也是临时抽调、潜伏在上海的特工头目之一。因为他并不是上海特工组织的成员,虽然要熟悉上海的情况,但却少了暴露的危险。同时转入上海地下工作的还有别动队三支队的部分人员。

回到住处,马名宇关好房门,拉上窗帘,仰面倒在床上,奔波一天的疲累涌了上来,可脑子里还在想着事情。

屋子里静悄悄的,没有半点声音。一张单人床,一个写字台和两把靠背椅,家具摆设简单得无法藏人。

但这只是外表,天花板上有一个半米见方的活动板,拉开便能蹿进天窗,爬上楼顶。

行动队?马名宇想到手下,不由得苦笑起来。一些爱国青年和帮派分子,熟练的老手太少,想行动谈何容易?

但现在又不同往日,想要训练不仅要秘密,而且还有诸多的困难。

看来,只有从后方补充些特训班的成手,或者是耐下心来训练现在的手下,才能够具有行动的能力啦!

马名宇想到这里,叹了口气,翻身坐起,打开台灯,又站在桌子上把天花板上的活动板推开,取出一些文件资料,坐下来细细看站,不时提笔写着自己的规划。

格斗、射击、盯梢、反盯梢、下毒……

马名宇停下笔,苦笑着摇了摇头。如果是在后方,自然可以按部就搬、光明正大地学习教授,现在这样的环境,困难不小啊!

而且,行动队中人员的性别太单一,还需要发展两三个女人。

按照马名宇的经验,别看女人力气小,但干谍报工作,有时比男人还顶用。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场合,更能发挥女人的特长。

女人!马名宇的脑海中蓦地浮现出一个身影,脸面儿也逐渐清晰,由笑语随意,到口鼻里向外涌着血,但嘴角上抿,眼神迷离,竟露出凄艳的笑容。

公告:笔趣阁免费APP上线了,支持安卓,苹果。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wanbenheji(按住三秒复制)!!<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