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你挺气人哪,杜先生的电报(2 / 2)

徐怀义也说了自从三个帮派高手被沈宸击毙后,在沈宸管区,还有他的住宅周围,都是比较平静。

沈宸觉得这也正常,在他的管区,除了徐怀义的帮派外,对不正当帮派分子的打击,他是不太客气的。也正因如此,徐怀义的势力很快壮大。

徐怀义还装作无意似的问起了薇薇,算是这个江湖汉子仅存的一点温情。

沈宸也没瞒他,告诉徐怀义,他得罪了日本人和76号,唯恐牵连到薇薇,便把她送到澳门,并且托了可靠的人照顾。

徐怀义是知道陆双的,但并不清楚沈宸和陆双真实的关系。

其实,连沈宸也对两人的关系感到迷惑,或者说是不好定义。尽管他和陆双都是那样想的,但还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回巡捕房的路上,沈宸在街边电话公共电话打了个电话。正好是大梅接的,问了一下玉娟等人的情况,都挺好的,他也放了心。

到了巡捕房大门,站岗的印籍巡捕打了招呼,又告诉沈宸,刚才有人来找他,并留下了字条。

沈宸看了下字条,只是约他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但落款却是马名宇的代号。

这家伙,找我有什么事情?沈宸有些纳闷,但也不想费神瞎猜,到时候就知道了,他还真不是很在乎。

到了中午休息,沈宸便去了约定的饭店,在雅间见到了化装的马名宇。

寒喧问好,落座之后,马名宇便笑着说道:“沈先生,兄弟今天是有好消息相告。”

沈宸笑了笑,说道:“好消息呀,那我可要洗耳恭听喽!”

马名宇拿出一份电报,递给了沈宸,说道:“沈先生请看,杜先生从香港发来的电报。万墨林万管家已经看过,并且按杜先生交代,向上海的各帮派宣称,沈先生也是青帮兄弟,乃是觉字辈。”

青帮创立后,以祖传二十四字作为传统的帮内“家谱”。

这二十四字依次是:清净道德,文成佛法,能仁智慧,本来自性,圆明行理,大通无(亦作悟)学(亦作觉)。

后来,徒子徒孙越来越多,怕原来的二十四字不够用,又由王德降(即王降祖,帮中称为小祖师)续订二十四字。

当时的上海青帮中,以“大通悟觉”四字辈居多。其中,黄金荣、张啸林都是通字辈,杜月笙则是悟字辈。

这样一算的话,沈宸身为觉字辈,比杜月笙低一辈,可也算是不错了。

当然,所谓的辈份在青帮中还是次要的,别人是否尊重,还是要看实力。就象那些大字辈的,又哪比得上黄、杜、张三大亨。

沈宸看着电报,只是寥寥数句,并没有说明什么原因或理由。但这显然是杜月笙在帮他一把,使帮派人物少找他的麻烦。

“不用投帖,不用拜山堂。”马名宇补充道:“只是让帮派中人知道而已,却没有什么能够沈先生在帮的证据。巡捕房即便有类似的规定,麻烦也找不到沈先生头上。”

沈宸抬头看着马名宇,说道:“杜先生能出手相助,肯定是贵组织出的力。沈某在此多谢了。”

马名宇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小事一桩,沈先生不必客气。日后呢,只要沈先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稍微高高手,便是感激不尽了。”

沈宸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互相帮助?沈某明白。”

马名宇招呼着沈宸吃菜喝酒,看似随意地问道:“前几天,沪西76号遭到袭击,损失惨重。沈先生对此也有所耳闻吧?”

沈宸往嘴里挟着菜,毫不在意地说道:“巡捕房也是个消息灵通的地方,这么大的事情,我哪能不知道。只是那边封锁了消息,具体的详情我还是不太清楚的。”

马名宇便简单地给沈宸讲述了一番,一边讲,一边观察着沈宸。

“真是厉害啊!”沈宸露出赞叹钦佩的表情,“沈某在枪法上还有着几分自信,可若论身手,却是自叹不如。”

马名宇并没观察到什么异样的表情,心里也就把沈宸排除了大半。

在他想来,能教楚娇的师父,在年龄上应该至少大上八岁,不是军伍出身,便是草莽之流。而军伍出身的可能性更大。

从沈宸的年龄和经历来看,这两点都不符合。尽管沈宸现在的枪法很好,可从时间上看,在一年多以前,他还是个菜鸟小巡捕。

所以,马名宇虽然惊讶于沈宸的进步神速,但稍加试探之后,却并不认为沈宸会是楚娇的神秘师父。

沈宸边吃,边想着突然成为帮派人物的事情,也逐渐捋出了头绪。

上海滩上海三大亨黄金荣张啸林和杜月笙是无人不知的人物。抗日兴起,这三人发生严重分化。

淞沪会战之后,杜月笙因坚持抗日的立场,怕日军进驻上海后对自己不利,就转道香港。

黄金荣以年老体弱为借口,不肯离沪,但以同样的借口回绝日本人的拉拢。这汉奸当不得,黄金荣估计还有点头脑。

但是,虽然杜月笙临走前曾告诫过张啸林,叫他不要与日本人合作。可张啸林官迷心窍,就是不听。相反,看到杜月笙去香港,张啸林则认为正是自己独霸上海的良机,故不肯离沪。

日军攻占上海后,很快看中了张啸林在上海的势力,要拉张啸林落水来替日本人维持局面。

张啸林本是个毫无国家民族观念的帮会流氓,于是一拍即合,欣欣然当起了汉奸,并建立了一个“新亚和平促进会”的汉奸组织,他自当会长。

他原本自视颇高,想要日本给个伪上海市长或伪浙江省长当当,可日本人则不以为然。虽日本人的态度不称他的心,但跟日本人当汉奸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张啸林派人去外地为日军收购粮食、棉花、煤炭、药品,强行压价甚至武装劫夺。为日军提供大量的战略物资的同时,乘机大发国难财。

实际上,张啸林是干起了资敌亡国的罪恶勾当。他还趁此机会招兵买马,广收门徒,扩展实力。<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