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夜袭碉堡(2 / 2)

对于攀登,不仅需要体力,平衡感、灵敏度、柔软度更是必不可少的武器,而技巧更加会让人事半功倍。

沈宸粗略制造了几样攀山的装备,尽管简陋,但却可以在危险的时候,免除粉身碎骨的结果。

她移动得十分小心,不断试探着突出的石头和伸出山崖的树枝的牢固程度,将绑在身上的安全绳尽量找地方固定,然后再往上爬。

在攀登的时候,使用脚的力量越多,肌肉越不容易累。但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她只能靠着双手,紧紧拿住木棍,双脚悬空,缓慢移动。

幸好这里的石壁把山风都挡住了,否则一阵较为强劲的风刮过来,便可以给她增添危险。

抓、抠、拉、撑、推、蹬、跨……沈宸使出了浑身解数,缓慢而坚定向上攀登。

而七八米的山崖也算不上太高,沈宸的身体也能支撑得住。

终于,她伸手攀住了一个平沿,翻身而上。

顿时,眼前豁然开朗,风扑面而来,满天的星斗似乎触手可及。

林声阵阵,莽莽苍苍。在她的眼前,白黑相间的山野绵绵不断地伸展开去,象一幅墨染的山水画。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对于征服山崖的沈宸来说,此时油然而生豪情壮志,不禁伸出拳头,用力地挥了挥。

……………

夜气更加晦暗凝重,晶莹的星星在浩瀚无际的灰蒙蒙的天宇闪烁。四周的林木受了惊吓似地沙沙作响。涛声澎湃,象是一曲挽歌。

当,当,当!山坡上的岗楼敲了三下梆子,声音传到山上,已经很微弱,这是报平安的信号,每隔一个小时便会敲响。

“该你去了。”碉堡内的一个伪军迷迷糊糊地翻了个身,也不瞅人,嘴里嘟嘟囔囔地说道。

打着呵欠,另一个伪军懒懒地从铺上爬起来,摘下墙上挂的梆子,晃悠着从碉堡里出来,敲了三下。

没错,岗楼和碉堡是在双向联络,互相报着平安。这也算是比较保险的措施,伪军并没有完全放松碉堡的警惕。

妈*的!潜藏接近碉堡,正等着伪军出来敲梆子的沈宸暗骂了一句。

如果是最简单的行动,她可以干掉出来的伪军,可这个家伙懒得出奇,竟然连枪都没背。咬了咬牙,沈宸还是决定动手了。

伪军发完平安信号,便转身向碉堡走去,睡眼惺忪,全无防备,没有发现沈宸在他身后跃起,疾蹿而来。

嗯?伪军听到了身后的响声,转身去看。沈宸已经扑到近前,双手一抬,裹着几层破棉絮的枪口,几乎是顶着伪军的脸发出了沉闷的一响。

来不及发出声音,伪军便带着第三只眼睛颓然倒地,手中的梆子掉落,被沈宸忙乱着用脚阻挡了一下,没有发出太大的响动。

沈宸对杀人根本没有什么不适,只是这具身体还需要加强,双手握枪也正是因此而采取的弥补之法。

沈宸贴近碉堡,先从枪眼向里面窥视了一下。

昏暗的灯光下,几张板床上睡着四个死猪般的伪军,一挺歪把子机枪架在正冲着山坡方向的射击孔上。

暗暗盘算了一下,沈宸缓缓拉开铁门,一闪身进了碉堡,将门轻轻拉上。

还是双手握枪,在近在咫尺的距离向着铺上的伪军脑袋开枪。

闷响过后,沈宸迅速迈步,又是一个。然后转身,对着另外一边的两个伪军,沈宸的心中已经安定下来。

两个伪军都被声响惊醒,只不过反应的有快有慢,先瞪大眼睛半起身子的成为先死的目标。

“”两枪,伪军身上中了两弹,一挺倒在铺上;最后一个伪军班长这才反应过来,伸手去枕头下摸枪,嘴里还想发出尖叫。

“,!”两声枪响,伪军班长便停止了动作,只剩下抽搐。沈宸怕他不死,快步上前,对着他的脑袋又开了一枪。

用剪下的棉被裹在枪口上,这样的简易消声器当然起不到专业的效果。

但碉堡离岗楼不算近,又是在碉堡内,估计岗楼里的伪军也迷迷糊糊,再加上风吹树木杂草的声音……

总之,很幸运,沈宸的行动竟然没被半山坡的岗楼里的伪军发现。

本来沈宸已经做好了被发现的准备,按照伪军的畏死心理,他只要从碉堡里阻击一下,伪军不知道虚实,凭他们那三两个人肯定是不会趁夜攻击的。

估计他们多半是乱放枪、叫喊,把红石岗据点的鬼子招来增援。

就是这点时间,也足够沈宸带着缴获的枪枝弹药从山崖上顺绳而下,逃进深山老林里了。

现在呢,时间就更充裕了。沈宸先把伪军班长枕下的手枪摸出来,是一支俗称“八音子”的手枪,其正式型号为比利时m1900式勃朗宁自动手枪。

该枪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其套筒结构,其套筒结构与大多数的手枪相反,采用了复进簧在上,枪管在下的结构,这看来显得有些怪异。

也不错,起码比驳壳枪小,易于藏匿。沈宸把手枪揣好,又挨枝检视伪军们的长枪。幸运,她一眼便看到了其中竟有两枝是三八大盖。

虽然对于伪军的武器,日本人也有过供应,但这几个伪军的显然不在此列。

因为三八大盖早在一九零五年(明治38年)便定型,且在北洋政府执政时便开始输入中国、装备北洋军。

后来,日本又先后向奉系、晋系、桂系、粤系、马家军等各路军阀提供了大量的38式步枪,其目的不外乎“以华制华”加剧中国内部的混战,甚至中*共都通过走私得到了一些。

此外,山西、东北等地的兵工厂也曾经大量仿制38式步枪,仅山西太原兵工厂当时的月产量就达到三千支,因其口径为65mm而统称为“六五步枪”。

所以,进口的和仿制的“38式和六五步枪”,在中国的数量可谓是非常大。

从新旧程度和上面的铭文看,这两枝三八大盖显然不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产物,但对沈宸来说,已经是意外的收获,比其他几枝步枪要强得多。

枪枝、子弹、挎包、皮带、衣服、水壶、钱财……甚至还有十多斤米面、一些食盐、一壶煤油和一套相对干净的铺盖。

沈宸打了两个大包,来回两趟才挪到山崖边,用绳子和绑腿顺到崖下。<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