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 李都督上书太宗(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凉州都督李大海接到靖安军战败的消息后,略做思考,就马上派副将王建前去接应陆爽。

王建趁机给李大海建议:

“大都督,既然皇上不准我们参与此事,我们就不如静观不理,随便由靖安军去折腾吧!”

王建一直对太宗不满,因为太宗不允许他们出兵讨伐。如今看见靖安军遇挫,王建心中暗喜。他宁愿在一旁看戏,希望靖安军遭受更大的挫折,那样的话,皇上才能重用他们这些军人。

李大海大声怒斥:

“胡说!皇上英明,我们可以不参与战事,但不能见死不救!快去吧!”

王建不敢多说,立即出发。

李大海对王建的心思非常清楚。这个王建,以前为了立功,在一次讨伐盗贼时,由于放跑了很多盗贼,他一怒之下,把附近几个乡村里的百姓全部杀光,斩下百姓头颅当做盗贼的脑袋,拿回去请功。此事发生在先帝高祖年间,因为当时天下未定,高祖需要有人为他效命,就不了了之了,放过王建一马。

太宗为避免滥杀无辜,继位后特别颁令:

“以后凡是讨伐盗贼,如果负责讨伐的官员杀人过多,需要做出合理解释。如果不杀人或者少杀人,能够平定盗贼的,则对相关人员重奖。”

太宗此令一出,局面大改。以前一旦发生动乱,负责讨伐的官员都拼命杀人,以杀死越多越好,并以此表示效忠,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功劳。类似王建滥杀无辜的事情,时有发生。

现在情况不同了,不再以杀人多寡论功行赏,盗贼反倒越来越少,令很多武将们丧失了立功的机会。

王建看见刘黑闼闹事,心中大喜,他一再鼓动李大海上奏太宗,请求出兵讨伐。李大海被他不断催促,于是上奏太宗,不过太宗不准。

李大海看见王建遵命离开后,一个人在军营里漫步思考。作为凉州都督,他对于刘黑闼等人闹事的原因,心里十分清楚。先前被刘黑闼鼓动,一时昏了头脑,没有把事件的原委,向太宗报告清楚。李大海想到此处,心中产生了一种负罪感。于是,他决定立即给太宗上书,重新陈述自己的主张。

李大海端坐帐中,奋笔疾书。他首先向太宗请罪,在上一次报告中,他没有报告刘黑闼等人闹事的原因,蒙蔽了皇上,请皇上对他治罪。

接着,李大海笔锋一转,写到:

“皇上,臣下认为,要号召远方的人必定先安抚附近的人。中国是树根,外国蛮夷是树叶,压榨中国百姓供奉外国蛮族,犹如拔出树根去增添树叶。臣下考察过远去的秦朝和汉王朝,又仔细研究了刚刚灭亡的隋王朝。臣发现,凡是对外过份重视蛮族的,都促使中国穷苦。而今皇上对西域发动的政治攻势,臣下只看到浪费,没有看到利益。何况河西州县一片萧条,自从西突厥衰败,农民才开始耕种,而今又要供奉这一项差役,百姓实在不堪负荷。不如撤销安抚特使,恢复正常边境交流。”

在报告的结尾,李大海把靖安军作战失利,人员伤亡,大元帅猪悟能不知去向等等,也一同向太宗报告了。

李大海看见驿卒带着他的奏章,向京城飞奔而去,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却说太宗等人,一直关注靖安军在河西的战况。一日,忽然接到了李大海的奏章,太宗连忙阅读。

太宗读完李大海的报告,深知自己有错,就当即传令:

“命令李大海,今后对西域各国前来投靠的百姓,加以限制,量力而为。针对高昌国国王麹文泰一行的朝贡使团,招待从简,不可铺张浪费。所需物资金钱,由中央政府做出一些资助,以减轻河西百姓的负担。”

魏征说道:

“皇上英明。从前东汉刘秀,为了怕避免遭受西域各国的骚扰,拒绝与他们交往。刘秀不会为了政治上的虚名,损害本国百姓。我大唐与这些外国人交往,也应该是为了给本国人民带来好处,而不是仅仅为了满足君王的虚荣心。

太宗对魏征的报告深表赞同,并再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接着,房玄龄又报告:

“皇上,此次跟随高昌国国王来朝贡的,有一个叫康国的国家,他们的国王愿意做皇上的臣下,把康国交给大唐,做大唐的一个郡县。请皇上决断。”

太宗微微一笑,马上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