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犹豫(2 / 2)

填平宽大的护城河让金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耗时大半天,而且损失兵力大约一万之众。从进入城墙上的弓箭射程范围开始到护城河边这一段距离简直就是死亡地带,无数的燕士兵在这里丧生、受伤,与其说护城河是被沙袋填平的,不如说是被燕战士的尸体填平的。

护城河的填平使得真正的肉搏战即将来临,随着吱呀吱呀的轱辘声越来越多的响起,大批的活动攻城车和箭塔已经逼近城墙。还有那低沉的木轮滚地声附和着士兵们震天动地的呐喊声,这是士兵们在推行着冲城椎在向城墙门处起攻击。

抖了抖头上身上灰尘,悄悄从雉堞和垛口间露出眼睛,小心地注视着如同蚂蚁般蜂拥而至的敌军士兵,长枪、砍刀、大盾开始捏紧,一场惨烈的肉搏攻防战就此展开。

再过得一个时辰,每一寸土地,每一块墙砖,每一个垛口,都已经被鲜血染红,城墙下干渴的泥土已经吸饱了鲜血,变成了紫黑色,而垒起的士兵尸体和工程器械更是如同废物一般堆满了城墙下。

攻城的一方固然勇猛,但防守一方更加顽强,大半天的攻守战中,金军除了填平了护城河以及在城下留下了两万尸体外,再无任何收获。当然如此猛烈的攻势也让凤栖军团伤亡了数千将士。

站在关城城楼上的凤栖舞看着杀声震天的战场,脸上平静无波,似乎对战局一点也不担心。事实上她也并不为敌人眼前的攻势所担忧,敌人虽然有四十万大军,又由金国骁勇善战的二王子阿骨朵率领,但自己的凤栖军团十五万将士也不是吃素的,而且大散关被称为第一关,防御体系完善,敌人想要攻破关隘,那是千难万难。

大散关城,北高山险赫,南渤海涛涛,形势险要,把山、海、关连成一体,如虎踞龙盘,控制海6咽喉。故素有“两京锁_无双地,万里疆域第一关”之称,是历朝历代的军事要塞。

大散关的建筑,颇具匠心,是罕见的奇作。整个城池布局为四方形,周长十里,城高三丈六尺,厚两丈一尺,东墙顶宽四丈五尺,可“十人同行,五马并骑”。整个防御体系由关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威远城和宁海城七大城堡构成,墙体高大坚实,气势宏伟。

城墙内部土筑,外用砖砌。城设四门,“东曰镇东,西曰迎恩,南曰望洋,北曰威远,俱设重键”。水门三个,居东南、西南、西北三隅,以泄城中积水。城外四周建有护城河,平时蓄水,战时防敌。城四门上各有箭楼。此外,在东面城墙上还有临闾楼、威远堂、牧营楼、靖边楼,均为防卫所用,它们与天下第一关城楼五楼鼎立,素有“五虎镇东”之称。

为了防御体系的完备,关城东、西门外,各筑有东罗城、西罗城;城南北筑有南翼城、北翼城;城四门处建有瓮城;东门外,有城堡、峰火台多处。整个卫城建筑规模宏伟,防御工程坚固。这样,大散关关城及其附近军事设施,构成了完整的军事建筑群。

关城是大散关防御体系的核心部分,平面呈方形,周长八里,高四丈二尺,厚两丈一尺。有城门四座,东门最为壮观,名镇东,内悬“天下第一关”匾额,四门上都筑城楼,城中心建钟鼓楼,城外有护城河。

关城东门的城台,呈长方形,高三丈六尺。中部有巨大的砖砌拱门,沟通关城内外,有关门可以开闭。城台上建有一座二层箭楼,重檐九脊布瓦顶,高三丈九尺,宽六丈,深三丈三尺。

东、南、北三面开箭窗六十八个,平时以木制朱红窗扳掩盖,板上有白环,中有黑色靶心,与彩绘桁枋相配合。登上城台远眺,北望古长城蜿蜒山间,南眺渤海波涛浩渺,正如古诗所说,“曾闲山海古榆关,今日行经眼界宽,万顷洪涛观不尽,千寻绝壁渡应难”。

凤栖舞十五岁从军,二十岁任凤栖军团军团长,长期驻守大散关,对大散关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可说是烂熟于心,如何利用关隘的防守工事最大限度的打击敌人,保存自己的实力,也是她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

为了加强主城与各罗城之间的联系,凤栖舞出任军团长后,就在主城与各罗城之间开挖了一条地下通道。这项工程费时费力,因为主城外有护城河,一个不好,地下通道就会坍塌,当时有很多将领是反对的,但凤栖舞仍坚持将地道建成了。事实证明,她的这项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在历次的攻防战中,地下通道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地下通道及时给东罗城和北两翼城提供支援,使得两瓮城的防御力大大加强,反过来又保证了主城的稳固。

由于在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今天金军的进攻在三城方向同时展开,不过凤栖舞看得出来,敌人的重点是东、北两个瓮城,尤其是在北翼城,敌人的攻势最为猛烈,显然阿骨朵是想借助兵力的优势,先拿下两个瓮城,砍掉凤栖军团的两个“翅膀”,然后集中兵力攻击主城这个“躯体”。<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