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除夕(1 / 2)

子虚 酒狂 8427 字 2019-09-30

 一阵清新的风吹过原野,冬日清晨特有的干爽清澈伴着一阵寒意迎面而来。胡不归几个出了皇陵,信步向京城走去。

胡不归等几人从玄武的地宫中出来时,却哪里都看不到梵天谷的人,也不知道南塘秋被玄武一巴掌拍到何处去了,总之是踪影全无。因为顺利完成了平安镇煞符的事儿,几个人心中都是一片轻松愉悦,一路说说笑笑,向京城城内走去。

远远的便听见稀稀拉拉的鞭炮声从城中穿了出来,待步入城中,只见街边上一些身穿新棉袄的孩童拿着火头在街边燃放鞭炮,一阵阵童声笑语传入众人耳中,张富贵道:“呦,今儿可不就是年三十儿了,难怪不得一大早就开始放炮了呢。”

一大清早,街上便开始热闹起来,店家商贾早早就开门利市,准备做完今年最后一天,也就早早关门过年了。而采办年货的人们则是提篮挎篓,大包小包的装满了各色物什,从猪肉到鸡鸭,从鞭炮到香烛黄纸,从胭脂水粉到布匹绸缎,当真是应有尽有。在一张张平实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平日里看不到的喜庆,平常百姓的生活便是如此,在艰难的世道中熬过了一年,终于可以暂时舒一口气,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过个年了。

梅四和梅轻雪两个十分新奇的看着满街忙碌而喜悦的人群,在天妖谷是没有春节的,天妖族没有这种人间世俗的节庆,因而此刻两人是看什么都新鲜,看什么都有趣。张富贵起先也是一脸的欢喜,也不知道看到了什么,突然脸色就暗淡下来,闷着头只管走路,居然很少有的不唠叨了。梅轻雪瞧出了些端倪,于是轻轻拍了张富贵的肩膀一下,问道:“富贵,你怎么了?”

张富贵在寒风中吸了吸鼻子道:“没什么,想起小时候过年我妈蒸的年糕了。”

小虎趴在梅轻雪的怀里突然嘎嘎怪笑了起来,心道:这家伙果真是馋啊!居然想起吃得都会伤心,比老子可馋多了,不过这年糕倒是真没吃过,也不知道好吃不?张富贵则对着小虎怒目而视,小虎鼻子冒出个泡儿,扭过头去,不去理会。

张富贵自顾自地说道:“以前在家的时候,一到过年,我娘就会给我们蒸年糕。那时候我家里穷,蒸出来的年糕根本就不够分,给我们兄弟几个分完了之后,也就只剩下指甲盖儿大点的一块了。就是那么小一块儿我娘也舍不得吃,她偷偷的塞到我嘴里,说:三儿,娘最不喜欢吃年糕了,你帮娘吃了吧。后来,家里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族里的长辈就出主意叫我净身进宫里做太监,临走的那天,我娘躲在厨房里,哭得死去活来,她也是没办法啊,我一个人净了身总好过一家人都饿死。自从进宫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只是每月请人把银子捎回家去,到如今已经十一年了。”

富贵这番话说得大家都是一阵心酸,胡不归道:“富贵啊,你是想家了吧?想就回去看看,现在难道还有人管着你吗?说起来,我也想尝尝你妈妈做的年糕呢。”说到这里胡不归笑呵呵的望着梅轻雪和梅四道:“不如咱们这就去富贵家看看吧,你们说怎样?”

梅轻雪立即道:“好啊,我和四哥都还没有在人间过过年,这次总可以在富贵家经历一番了。”

梅四也道:“我也很像尝尝富贵妈妈做的年糕呢!”

就连小虎一听说可以去富贵家吃年糕,也不由得从轻雪怀中伸出一双爪子,要富贵抱抱,一双猫眼水汪汪的看着张富贵,作出一副讨好的样子。

张富贵心头一热,感激地望了一眼胡不归,口中道:“老胡———”

胡不归笑道:“别扭扭捏捏的了,老胡向来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去,富贵,你家在哪里?咱们这就走吧。”张富贵用力的点点头,又带着众人出了城门,向城外走去。一行人略微施展些真元便快愈奔马,半个时辰后,一座小村庄出现在众人眼前。

临近村庄,张富贵却突然放慢了脚步,一双眼睛四处打量着,那些在睡梦里无数次浮现的景物现在就在眼前了,怎么却有一种陌生的感觉。那村口的大树似乎没有了记忆中的高大,村口的那个大碾子现如今一根指头就可以推动了。十一年光阴恍如一梦,只是这梦里却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辛酸泪水。

张富贵心思复杂的看了看身边的伙伴,一向精灵的他突然缩手缩脚起来,一个村童提着水桶从村口走了出来,张富贵却低下了头,自顾自走了过去。正所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胡不归笑道:“富贵,还记得自己家在哪里吗?”

张富贵点点头道:“便是把我一双眼睛刺瞎了,我也能爬回家去。”说话间张富贵来到一户人家门口,停住了脚步。两扇没上漆的光木门板上镶着两只铁锈深沉的门环。张富贵几次伸手欲捏住门环,却又几度将手缩了回来,一时间呆立门口,手竟有些颤抖了。

就在此刻,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十五、六岁模样的少年探出头来,先是一愣,随后哎呀一声抱住了张富贵,喊道:“果真是三哥回来了!三哥,我是小四啊!三哥,你可回来了!难怪娘今天总喊我出来看看,娘知道你今天要回来啊!”

张富贵的眼泪一下子就滚了出来,他颤声道:“娘在屋里吗?她老人家可好啊?”说着拔腿就向院里去,却被小四一把揪住了衣袖,小司低声对张富贵道:“三哥,自你走后,娘一想起你来就掉眼泪儿,终于在去年哭瞎了眼睛,早说给你,让你有个准备,别再惹娘流泪了。”

张富贵一听说老娘为自己哭瞎了眼睛,顿时眼泪狂用,伏在院墙上呜咽不止,一双拳头捏得咯咯作响。梅轻雪站在一旁也忍不住掉下泪来,她轻轻拍拍张富贵的肩膀道:“富贵,快别哭了,回头叫你娘听见,她更该伤心了。”半晌过后,张富贵收住了眼泪,仔细用衣袖擦了,拉着小四道:“小四,走,咱们看娘去!”抬脚大步走了进去。

一掀门帘,张富贵就看到一头花白头发的老娘坐在炕头,一双眼睛空蒙蒙的看着空处,耳朵却在倾听。张富贵再也忍耐不住,一头跪在炕下,喊道:“娘!你的小三回来看您了!”

富贵娘闻声顿时身子一颤,哆哆嗦嗦地说道:“三儿,是你吗?儿子诶,真的是你啊!快过来,让娘看看!”说着颤巍巍起了身,一双皱纹满布的手伸了出来,在空中摸索着。富贵立即握住老娘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说道:“娘,我可想死你了!”

富贵娘一边颤巍巍的抚摸着复归的脸庞,一边说道:“娘也想你啊!三儿,娘夜夜都梦见你啊!这一晃我的三儿都长大了,娘不住你呀,孩子!”说到这里,富贵娘顿时老泪纵横,一颗颗浑浊的泪水滴在张富贵扬起的脸上,与张富贵的眼泪混在一起,无声的流淌着。

梅轻雪鼻子一酸,转身躲到屋角掉起了眼泪。梅四眼圈也红红的,抱着傻乎乎的小虎,拉着胡不归转身走了出去。胡不归和小虎两个坐在门槛上,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惆怅。这两个都是不知道自己爹娘的,看着张富贵抱着自己亲娘,而他们两个却连生身父母是谁也不知道,宛如在风中飘荡的蒲公英一般,无根的伤痛渗透进了他俩的心绪中。

呆呆坐了半晌,胡不归突然精神一振,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埃,抱起小虎道:“我现在还真嫉妒富贵这小子!走,咱们再去给他添点喜事儿去!”说着进了屋子。只见富贵母子此刻已经收了眼泪,手拉着手坐在炕头上说话。只见张富贵正一把一把地从怀里往外掏银票呢,银票元宝铺了一床,直把张富贵的家人看的是目瞪口呆。胡不归朝张富贵悄悄招招手,张富贵轻声对他娘说了一声,下了炕。

胡不归道:“富贵,我再教你一个法术,你可要仔细学,这法术能治好你娘的眼睛,我要你亲手把你娘治好。”

富贵一听自己母亲的眼睛还有救,顿时来了精神,立即道:“好好!我一定好好学,老胡这是什么法术,你快传了我吧!”胡不归便将青城清露咒认真传给了张富贵,又给他示范了两边,直到张富贵可以用自己的真元滴出清露方才停下。而这个咒语却是张富贵学的最快的乏术,只是片刻便可以运用自如了。

张富贵兴冲冲的回到屋子里,对他娘说道:“娘,儿子来看看你的眼睛!”说话间,运起十足十的真元,一滴清露终于出现在他的指端,而后缓缓的滴落在他娘的眼睛里,随后是另一只眼睛,接着张富贵双手虚陇在他娘眼前,一阵阵真元化成的青雾笼罩了老人的脸。最后张富贵紧张的看着他娘的眼睛。富贵娘缓缓睁开眼睛,眼瞳渐渐的清澈了,依旧是十一年前那般慈祥的目光投射在富贵的脸上,终于重见天日了!

张富贵高兴得不知道怎么才好了,他的四个兄弟全都围了上来,一家人欢喜的又落下泪来,这一次却是喜悦的泪水。待情绪稍微缓和之后,张富贵立即将胡不归等人拉到母亲身边道:“娘,这是我的好兄弟,就是他教会儿子给您治眼睛的法儿的。还有这两个,都是我的好朋友,这是四哥,这位是梅轻雪梅姑娘。”

富贵娘高兴的合不上嘴,老太太突然起身道:“三儿啊,想吃娘做的年糕不?娘这就给你们做去!”

当热气腾腾的年糕端上来时,小虎首先蹿了过来,翘着尾巴在富贵娘的身边转来转去。富贵娘笑了笑,切下一块年糕递给了小虎,又一块一块的分给胡不归等人。一家子人终于又围在一个炕头上吃起了年糕。梅四吃一口就说一声好吃,梅轻雪也笑吟吟的吃了起来,那样子斯文的紧,只把富贵娘看得呆了,直念叨:“多俊的姑娘啊,就跟仙女儿似的,幸亏大娘眼睛好了,不然这么俊的姑娘我看不到,那该多着急啊!”

只有胡不归和小虎的两块年糕吃的最快,嗖的一下子就在两个家伙的面前消失了,只把老太太吓了一跳,连忙道:“孩子,慢点吃,别噎着了!”众人都觉得吃了那么多山珍海味,只有富贵娘做的年糕才是最好吃的东西。世间事似乎原本就是这样,一个情字落在里面,那滋味便不一样了。

待吃完年糕,胡不归突然道:“富贵,你在家多陪陪大娘,我们还有点事儿要办,等办完了再回来找你。”

张富贵道:“那我与你们一同去吧。”

梅轻雪道:“不用啦,你就在家陪大娘吧,难得回来一次,我们去去就来,最晚天黑前也就赶回来了。”

富贵娘说道:“孩子们,大娘给你们包年夜饺子,谁也不许不来啊!”

梅轻雪道:“大娘您就放心吧,老胡他们可馋着呢,一准回来吃您包的饺子。”小虎一听还有个什么饺子要吃,说什么也不跟梅轻雪等人走了,赖皮嘻嘻的躺在热炕头上,摊开四肢假装睡觉去了。梅轻雪无奈的望着这只又馋又懒的小猫,起身与富贵家众人告辞。说话间几个人出了富贵家,向京城方向奔去。三人在雪野上飞掠而过,宛如三点惊鸿,大地平整而辽远,富贵母亲年糕的余温尚在心间,却见京城已经近在眼前了。

梅轻雪道:“老胡,你是要去找心湖散人吧?”

胡不归道:“是啊,一些事儿总得有个交待,俗界里有个说法是过年不讨债,都是在年关上去了结了,才好回家过年的,咱们这就去了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