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索尼在行动(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第二十七章索尼在行动

“哥伦比亚?你不是打算卖给索尼么?”

“是的,但是索尼会用接下来的这几年时间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收购案例,它会迎来史上最大的投资亏损。”

看到李志鹏不是很理解,李元智继续解释道:“因为虽然盛田昭夫一直以来都坚持全球本土化的方略,但是他的习惯是以他娴熟的社交技巧,扩大他自己的无形资产,从而带动索尼的品牌效应。重视关系的私密性和信赖,是盛田昭夫考虑问题的基点。

然而美国人注意去发现生意的逻辑,善于把握对双方都有正向意义的方向。不作无谓的情感投资,却可以牢牢把握住双方的互利合作点,把握住现代商业关系的本质。

这是两个经营的理念,也可以说是东西方商人思维的最大不同,东方商人非常讲究搞好关系,而西方的商人却更明白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李志鹏还是不明白这与索尼的亏损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就算经营理念不同,可怎么就意味着亏损呢?”

李元智笑了笑,说道:“要知道一种超经济的背景会始终笼罩着这项并购。这几年,日元对美元汇率前所未有地攀升,使日本人的购买狂潮席卷了美国领土的深处。如果说当年的珍珠港军事侵略,给美国人留下了无尽的伤痛和复仇心理,那么日本人的“经济领土侵略”则会使美国人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产生一系列过激的反应。

而好莱坞正是美国人心中的圣地,对它的染指必定树立起巨大的对立面,调动起一些歇斯底里的反日公众情感。如果索尼用自己的方式经营哥伦比亚,必将受到美国人的抵制,为了削弱这种抵制,它只能选择由美国团队来经营管理,这就意味着必然有一段阵痛期,索尼需要至少十年时间来充分理解美国人及其运作理念,直到盛田昭夫的接班人用新的管理理念来适应它。

在这个阵痛期,巨大的亏损不可避免,出售片库版权维持资金流就成了他们的唯一手段,毕竟现在可能还没有人注意到片库的决定性作用,就算盛田昭夫有着远知卓见,要将索尼从制造业向视听娱乐等全球文化产业转型,他也必须出售片库来保住哥伦比亚。”

李志鹏有些发呆,好一会儿,才声音艰涩地说道:“所以,你一开始就知道索尼是在向火坑里跳,你不但推了它一把,还让盛田昭夫感恩戴德,拿出平时根本不可能的条件来交换,最后唯一的受益人还是你自己?”

李元智连忙摇了摇头:“NO,NO,NO,不是我,是你,在对方看来这个主意是你提出来的,而且你也不用担心索尼算后账,没有人现在就可以肯定索尼的这笔收购是巨亏的,况且我们并不是唯一的受益人,索尼经过阵痛期之后将会成功完成转型,到时候它不仅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制造商之一,还将在庞大的娱乐文化产业中占有版图,可以说索尼最终还是会在这个收购案中受益匪浅,从这一点来说,我真的很佩服盛田昭夫的战略眼光,他能够在现在就意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是十分难得的。可以说好莱坞的知识产权、民众情感的汇集、创造性世界发源地、信息产业的带头羊和软件资源在未来的商业争霸战中,都将是极具战略意义的。”

李志鹏撇了撇嘴,如果盛田昭夫是极具战略眼光,那你这个妖孽又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