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试梅妆 第九回 有子与无子(3)(2 / 2)

德王一手扶起女儿,而一旁的王妃则凝视着二人,神情十分温柔。三人各自按主次之位坐好后,王爷便望向自己的正妻,笑着说:

“夫人,这回又要辛苦夫人劳累了。”

“王爷说哪儿的话!若我这次再能为王爷生下一儿半女,这实在是妾身的造化哩!”

朱见潾已经50岁的人了,所以有可能中年得子,自然是欣喜不已。虽然脸上已经增添了不少皱纹,但是如今望上去,德王比起平常仿佛有年轻了不少。王爷又看着女儿,说:

“璇丫头可要多个弟弟啰,欢喜不欢喜?”

看见父亲这难得一见的活泼笑容,璇真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德王见女儿这样笑,自己也越发笑得更加开心了。于氏只觉得又好笑又好气,说:

“瞧你们爷儿俩,倒像小孩儿家似的!”

可是她自己说着说着,也不禁笑了。三人笑作一团的样子,落在守在里间帘子外的李妈眼里,让这个贴身侍候了王妃许多年的老妈子,心里既是安慰又是高兴。安慰的是,王妃盼了这么多年,如今人到中年又再怀孕;高兴的则是,王爷、王妃和璇真三人,何等的和睦相爱!这才是真真正正的一家人啊!李妈忍不住回过头,擦掉悄悄流下的眼泪。

虽然在自己的丈夫和女儿面前。王妃十分欣慰欢喜。但是在有的人面前,王妃于氏还是不得不收敛起自己的心情,改而宽慰对方。这种情况,出现在世子夫妇前来问候之际。世子夫妇也是在得知此好消息后,第一时间便来向这位名义上的母亲道喜。看着朱祐榕和白莲华下跪磕头的样子,于氏微微掀了掀嘴角,就已经算是笑过了。

“虽说算是喜事,只是我这老脸,也实在不好意思见世子和世子妃哩!”

“母亲怎的这般说,这次母亲一定能心想事成,平安生下孩儿。”

于氏点点头,眼光又落在世子身旁的世子妃身上。“世子妃,我这个当婆婆的,竟还抢在你前头生孩子,你莫不会在怪我吧?”

“母亲,母亲这样说,媳妇怎么当得起?从今儿起,媳妇要每日为母亲与母亲的孩儿祈福,向佛祖许下愿心,祈求母亲能平安生产。”

“难为你,这般孝顺。”于氏又安慰对方道:“世子妃日后一定也要早日生下孩儿才好,如此一来,我们府里才算得上是全福。”

世子妃低头应是。于氏看看世子,又看看白氏,自然察觉到那种难以言喻的尴尬之情。其实这对小夫妻之间的不和,她早有耳闻,但是这说起来毕竟是私事,她就算是他们名义上的婆婆,也不好过问此事的。但是若果完全不闻不问,那么事情万一日后恶化下去,也是王妃所不愿见到的。因此,于氏想了想,这才开口说道:

“世子、世子妃。你们孝顺王爷与我,我们当父母的,又怎么会不知道?只是若你们真心孝顺,夫妻间相敬如宾,爹娘瞧见了,也才会心里头安稳;要是你们有了孩儿,王爷与我,也就别无所求了。你们可休要忘了才好。”

“母亲吩咐,儿子绝不敢有忘。”

世子再次低下头,向母亲如此表示着。而他身边的世子妃白莲华也与丈夫一起答应着,由于低下头的缘故,所以也无法看清楚她脸上的神情此时为何。但是从长媳那稍显拘谨的样子来看,可见白氏此时多少也是有不自在的。

当世子夫妇二人告辞离去之后,于氏望着帘外那越来越模糊的背影,手不觉抚摸着自己的腹部,难以察觉地叹息了一声。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德王府中为王妃的生产而作的准备工夫越来越多、越来越周密。而德王也早早吩咐下去,要内庭中的总管执事太监好好为王妃分忧,这段时间不能让对方过多地管理家务。同时,良医所与典膳所那里,也得了严令,要更加用心地服侍王妃,绝不能有一点疏忽大意。

根据王府良医所众大夫的诊断结果,王妃生产的日子应该在这一年的年底左右。在这个消息透露出来之后,在王府那些下人当中,不免有人联想起王妃上次那回艰难的生产。有人担心——或是有意作此推断?——王妃这次会不会又重蹈覆辙,再重演上次的情形。当然,这种话谁也不敢公开说出来,只好在无人时、私底下悄悄说上那么一两句。

身为王府女主人的王妃,此时当然是以养尊处优为主,平常起居饮食,也加倍小心保养。因此,于氏害喜的情况有所改善,并不算太严重。每一天,良医所的良医正,都会带同手下的两名良医,一早一晚地前往荣德殿。为王妃诊脉。若有必要时,再开出药方,命人煎好药送来给王妃服用。而根据他们的禀告,德王知道自己嫡妻的身体状况和腹中胎儿的情况良好,更感到放心。之前他得知妻子怀孕,自然是十分欢喜;但由于于氏毕竟有一定的年纪了,所以这次怀孕也有风险。因此德王才会命令看诊的良医们必须得将王妃的情况向自己汇报,这也是他的关心之情。只是可苦了良医正和那帮大夫们,整日留意着王妃的身体不说,还得绞尽脑汁想着该如何向王爷汇报诊断的过程和结果。当然,从王爷的反应来看,他们的辛苦还是物有所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