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节 藏宝(2 / 2)

步步封疆 南闲 5218 字 2019-10-02

“姓曹的!怪不得王董特别喜欢你,原来你对资本家抱有敬意。”

叶之然笑道:“我对所有能够带动常嘉经济发展的人都抱有敬意。”

“那你想必对上次遇到的那个浩宇大少感兴趣,我了解了一下,他的生意做得挺大。而且,好像很有背景。”

叶之然道:“我想像得到,如有机会就和他接触接触,看看能不能吸引他到常嘉来投资。”

“你呀。现在满脑子的投资。不要只管低头拉车,当了领导,要时时抬起头看前面的路。这次将你搞到党校学习,说明白了,就是有人不满意的政治态度。”

叶之然叹道:“这次虽然峰回路转。但让我领悟了许多道理。在官场生存,确实需要圆滑融通。我以前太不成熟了。”

又道:“总之一句话,要想保持自己的独立精神又不得罪上面的领导,必须做到外圆内方。╔ ╗”

章立人看到叶之然眉宇间透露出一股强烈的自信,即使有多年的相交,他也极少看到这样的叶之然,笑道:“这就好,我希望你快点升上去,我们兄弟可以并肩战斗。”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如果在同一个班子,一个掌握党政大权,一个掌握公安力量,在班子中的话语权就会成倍扩大。有了话语权,才有可能施展自己的抱负,造福于治下的民众。

下午,叶之然陪同王蒙国上西山看望苦德和尚。路上,王蒙国主动提及老宅的财物。

“小叶,听说了吗?我把老宅的金条取出来了。”

“中午我刚听说这事,王老,是撤退时来不及拿走的吗?”

王蒙国摇摇头说道:“王氏是大族,自然懂得狡兔三窟的道理。撤退时,我们把大部分资产换成金银珠宝,留下三分之一在大陆,是为了一旦TW的大形势变化,王氏还有东山再起的资本。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我们不需要继续保存这个藏宝了。”

叶之然点了点头,心道:“照他的说法,王氏是担心TW也守不住,留在大陆的金银珠宝是预防万一的。也只有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才有这么长的心思。”

“小叶乡长,这些东西,除了字画带回TW,其他的金银珠宝我准备捐献给常嘉县政府,由县政府变现后投给常嘉县中学的改建。”

叶之然松了一口气,王蒙国既然决定捐献,那么这件事不仅不会留下后遗症,还能留下好名声。他不由地说道:“王老,您的决定让我很意外,很敬佩。这也充分说明了您是热爱常嘉这片故土和这里的人民的。相信唐书记知道后会非常高兴。而且,您的决定也无形中给嘉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做了很好的广告。”

王蒙国乐呵呵地说道:“小叶乡长不愧是政府中人,一开口就能说出这么多道理。这笔钱变现后可以极大地改善常嘉县中学的办学条件,常嘉要发展,后代的素质教育非常重要,我能力所能及地为常嘉做些事,其实也是二兄的心愿。”

叶之然道:“苦德大师在常嘉百姓心中就是活菩萨,我对他也是非常敬重的。”

到了东林寺,叶之然把王蒙国的善举告诉苦德和尚。

苦德和尚立即站起身,向着王蒙国躬身一拜,道:“王施主此举造福常嘉成千上万的后人,和尚非常钦佩。”

王蒙国见惯了苦德和尚的举止,不像初始见面时那样感觉别扭。笑道:“二兄出家这么多年,心系常嘉百姓,是活菩萨,我自愧不如。”

苦德和尚道:“阿弥陀佛,和尚只是诵诵经,念念佛。偶尔帮助百姓驱除心里的魔障,帮助他们从贪嗔痴恨爱恶欲中解脱出来。”

王蒙国道:“心里的苦难是真正的苦难,二兄的作用无人可以取代。你能够赢得这么多百姓的爱戴足以说明问题。”

苦德和尚道:“人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如果把苦难看得过重,人生就缺少欢乐。王施主和小叶施主都是豁达之人,不需要和尚多说。但世间还有许多拘泥于得不到或失去的人,解除他们的心魔才可以使他们早日修成正果。”

叶之然虽学不会苦德和尚的言辞辩才,有时也免不了在心里嘀咕他有些装神弄鬼,但对老和尚的无私无欲和推算能力还是相当佩服的。笑道:“大师,东林寺现在都靠你一人撑门面,该收徒传法了。”

苦德和尚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小叶施主所言极是。东林寺现在有五个和尚,都不能传我的衣钵。和尚打算出去云游半年,觅得传人再回寺中。”

王蒙国惊问:“二兄,你年龄大了,何必亲自出去?佛法不是讲究有缘吗?若是有缘,自有弟子投到你的门下。”

“此去云游,一为觅徒,二为传法。如果觅不到佳徒,和尚也要把自己的感悟传给同门。和尚年纪大了,再不出去,怕以后就没有机会远行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