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欧洲人的偏见(2 / 2)

寒夜之星 章弛 0 字 2023-06-02

其实,欧洲人一直希望打开中国的足球市场。早在上世纪80年代,ac米兰、桑普多利亚等欧洲著名球队都曾经来中国进行友谊赛。这便是欧洲人进入中国的前哨试探。

到了交流频繁的现在,皇马、巴萨、曼联……以及许多球星个人都会来到中国淘金。

这是一个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同时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能把这个国家的足球市场开发出来,金钱就会像洪水一样涌入欧洲的足球俱乐部。

这并不是一个空想,在篮球界,姚明在休斯顿火箭队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个事实。

可惜,无论欧洲的俱乐部如何努力,中国的足球市场依然是一潭死水,没有生机。

于是,欧洲人认为,光靠友谊赛和捞金活动不可能真正进入中国市场,往这个方向走,一定是一条死路。必须要像姚明那样,让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参与到高水平的世界足球比赛中来。

在1998年,德国的法兰克福俱乐部曾经引进了中国球员杨晨,使得他成为中国留洋五大联赛的第一人。杨晨也不负众望,在四个赛季里,为法兰克福俱乐部打入了16个德甲进球和5个德乙进球。作为一名联赛排名靠后球队的前锋,他的表现也算是中规中矩,相当合格了。

可惜,即便如此,中国的足球市场依然没有起色。法兰克福俱乐部从中国取得的经济利益非常有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于是,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因为法兰克福俱乐部实力较弱、成绩较差,而杨晨的表现也平平无奇的缘故。

如果,真的出现一名世界级的球星,在世界级的球队取得世界级的成绩,那么,中国的足球市场,一定会给他和球队带来丰厚的回报。

孙阳和张二狗在两年之前的出现,让欧洲人认为,机会来了!

因此,这一次成功的网络炒作,激起了几乎全世界大牌俱乐部的疯狂。

事实上,这些大牌俱乐部,这不单单是为了孙阳和张二狗两个少年,而是为了他们身后那片巨大的中国市场!

可是,让所有大牌俱乐部没想到的是,这群奇怪的中国人,竟然拒绝了他们的一切邀请!

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永远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国度。虽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东西方有了更多的实际接触。但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思维模式,依然有着不可调和的差异。这些差异,便造成了双方最深层次的误解。

因此,西方人误解了中国人的意图,他们觉得,这一定是因为中国足协或者俱乐部阻碍了两人出国的意愿,强硬的把他们留在了国内。

其实这并不是他们的胡思乱想,在中国足协和世界足坛的交锋中,早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了!

1987年初,广东球员谢育新前往荷兰兹瓦鲁俱乐部,进行了五个月的试训。他出色的表现征服了兹瓦鲁俱乐部的教练,他们非常希望这个技术出色的小个子球员能够留下来。可是为了参加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他毅然决然的回国参赛,放弃了成为留洋第一人的机会。

如果说这一次还是球员个人的自主选择的话,那后来的郝海冬事件、周海宾和冯萧霆转会的事件,就充分说明了中国足协和中国俱乐部用自私的闭关锁国政策,阻止优秀球员出国踢球。

在《中国足球协会运动员身份及转会规定》第十四条“停止踢球”中的第1款规定:“不再参加全国性正式比赛的职业运动员,在30个月内,仍被视为最后雇佣他的俱乐部的注册运动员。”

也就是说,当中国球员和俱乐部的合同到期之后的两年半时间里,这个球员的注册关系依然在该俱乐部!

这一个非常莫名其妙的条款,充分维护了中国俱乐部的利益,让一名球员在与俱乐部的合同到期之后,依然无法自主决定自己的人身关系,只能在俱乐部的同意下,才能转会。

而在国际足联的规定中,一个球员的合同到期之后,他就和原俱乐部没有任何关系,不需要任何转会费,可以去任何一个俱乐部踢球。

中国足协内部的规定,竟然对抗了国际足联的通行规定!

而正因为有这样保护俱乐部、制止球员转会的规定存在,国内的俱乐部对球员的控制力空前庞大,面对国外的转会要约都敢于狮子大开口。

就拿冯萧霆来说吧,20岁的时候,他收到了来自德甲沙尔克04队的青睐,准备花费100万欧元购买他。可是当时国内俱乐部给的答复是:现金200万欧元,少一分钱都不卖!

就这样,他们硬生生逼走了德国俱乐部,阻断了冯萧霆出国留学的机会。

等四年之后,冯萧霆才依靠自己的努力,离开了俱乐部,“偷渡”去了韩国踢球。但是,24岁的他,已经错过了出国留学的最好时机,而且韩国和德国的足球环境,那就是天壤之别……

正因为有那么多的先例存在,欧洲球队根深蒂固地认为,中国足协和中国俱乐部,根本就不希望球员出国踢球,也不希望他们提高自身的足球技术。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对中国足球界的偏见,已经在这么多年的交往之中建立了起来。欧洲足球圈,天生就带着怀疑的眼神看待中国人、看待中国足球。

在孙阳和张二狗的事件上,恐怕也是如此了!

(天津)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