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镇元子挥枪破道 黄石公去国封神(2 / 2)

地仙演义 春衫薄 4020 字 2019-10-05

刚一吐完,准提道人突然间哈哈大笑,陡然也唱偈道: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空空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将身一晃,后面现了一个道人,朝镇元子道:“吾菩提老祖是也,今日多谢道友赐教!”说罢,与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一起回西方去了。

镇元子再看时,连元始天尊也不知何时离去,只剩下地仙一门在此。

玄松道人禀道:“师尊,万寿山尚受围攻,不可不理!”

镇元子哂道:“此蚊蝇之患,举手可平!”将造化鼎一拍,造化鼎破空而去,到了万寿山顶,大发神威,将幽冥教来犯之敌,自冥河教祖以下,统统收入鼎中炼死,真灵印在人书之上,只有少数几位侥幸得脱,逃回幽冥。

冥河老祖见状,肝胆欲裂,朝幽冥世界疾逃。方至半路,空中陡然现一只巨手,朝他一捞。冥河老祖避无可避,心头暗叹:“吾命休矣!”谁知大手捞过,居然无恙,只是觉得心中空空荡荡,似乎少了什么。

冥河老祖再看时,只见那巨手捞了血海老祖,穿地壳,入幽冥,将血海老祖镇压在地穴之下。

至此,这场大战,才真正收场。

此战西方教最惨,几乎是全教尽墨。只有以前来东土传教、转世者,如三大士、惧留孙、摩诃迦叶、目犍连等,虽然早已丧生,但因其接引到西方之后,神通未复,未参与大曼荼罗阵,反而得免。

阐教、截教、幽冥教,都是大伤元气,尤其幽冥教,冥河老祖虽入混元,但恶尸被镇压,已难作为,不足为虑。

此后尉缭率军东进,用时八年,扫平六国,无人能挡。于是自西周后,天下重新归一。嬴政称皇帝,自称始皇帝,置三公九卿,管理国事,又废封建,置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诸侯乱世,终于结束。

秦始皇二十七年,尉缭回山,拜见玄松道人,禀报平六国事。玄松道人带领尉缭进五庄观,拜见镇元子,尉缭禀道:“徒孙启禀师祖:六国已平,天下一统于秦。徒孙今日上山,特来请敕命,早日将大战阵亡之忠臣孝子、遇劫神仙,封其神位,勿令其终日悬望,皈依无着,魂无定所。”

镇元子道:“黄石,你为师门大事,独自下山历劫,二十年劳苦功高,你辛苦了!今日功德圆满,可称不朽!你为师门奔波,吾不亏待于你,欲立你为地府府君,掌地书副册与召神令,统领大地五方、名山大岳、江河湖海,十万八千神位。这十万八千神位,俱封在地书副册之中。你看如何?”

尉缭大惊,复拜道:“师祖,地书众神,多是徒孙长辈,比徒孙高明千倍者不知凡几。徒孙道行浅薄,本领低微,如何能当此重任?还请师祖另选贤能。何况,徒孙十世叩首,向道心诚,只愿在师门修行,证无涯之道。府君之位,非徒孙所望,还请师祖开恩!”

镇元子微笑道:“府君之位,非你莫属,在你第一次叩拜土地碑时,已经注定!你可知那召神令非同小可,乃是封神法器,若非众神至尊,岂能持有?你十世叩首,召神令已与你心神合一,性命相连,此是难得福缘。你有此物在手,天上地下,任谁也不能说得半句不该!地府众神,只要名注地书,便要俯首听令!至于你有向道之意,吾特许你在万寿山择处开府,你自己仍是我地仙门下三代首徒,仍可在玄松门下修行!”

尉缭闻言,又惊又喜,拜道:“多谢师祖!徒孙谨遵师祖之命!”

镇元子道:“既如此,你可将八百年来枉死之忠臣孝子、道德之士、遇劫神仙,凡有缘者,按地书、人书神位排布,一并报来,吾再思量区处!”

尉缭应道:“徒孙遵命!”

不觉光阴如梭,也非止一日。这一天,辰时三刻,尉缭冠带整齐,上了封神台。只见封神台上,高悬两榜,分别列地书、人书于其上。封神台两旁,分立有地仙门下二代、三代弟子,又有大赤天太清圣人门下、娲皇宫女娲娘娘驾下、昆仑仙岛西王母座下弟子,还有阐教、截教弟子,并许多散仙,皆前来观礼。但见群仙济济,冠盖如云,异香冉冉,好一番庄严气象。

尉缭先报团揖,算是见过了诸位前辈、同门,便上高台,迎玉符、金敕,供于香案之上,叩拜已毕,展开黄榜,开读镇元圣人诰敕。敕曰:

仙凡路异,非福缘深厚、向道心诚者不能至;神鬼途殊,仅忠臣孝子、枉死贤良乃可通。纵修行千载,三尸不斩,终不免神仙之劫;调和龙虎,五气未吞,依然有杀伐临身。故尔等虽闻大道,未证混元;有心修持,未脱痴嗔妄怒。又有因果累积,恩怨相循,难逃报应。或托凡躯以报国,或彰忠孝以留名,壮志难酬,执念未尽,生死轮回,循环无已;人间苦海,转报不休!吾甚怜之!念尔等身当灾祸,红尘应劫;心怀道德,魂魄无凭,又恰逢地府、阴司要封神位,特命尉缭,循品次之高下,按劫之轻重,分封地府、阴司神位。尔等宜各掌所司,克勤克敬,纠人间善恶,理三界轮回。从此生死超脱,名归神位,世代享人间供奉。有功之日,循序而迁。毋纵私妄,自惹怨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