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的流民骚乱在黄埔嵩的雷霆手段之下很快就被压制住了,不过黄埔嵩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只有解决了这些人的吃饭与住宿问题才算是真正的解决了此事。
“大人,此次冀州祸乱,皆因粮食的问题,王家虽说没出过邺城,但是也算是小有家财,王家愿献出粮食一万担,已解邺城的燃眉之急”
刺史府大堂之内,黄埔嵩高坐在上,底下坐着十几人,皆是邺城内的世家,此次由王家带头献粮,旨在结交新到的刺史大人。
王威一开口,后面的世家家主纷纷开口表示自己愿意为邺城贡献一份力量。
“诸位的心意本官心领,在座的都是我邺城的名士,这冀州的情况本官也就不隐瞒了,诸位的这份心意可是解了在下的燃眉之急啊”
黄埔嵩心情大好,这些人的来意他很清楚,这些人能主动靠过来自己也很是满意,治理地方不比做京官,结交地方势力是必须要做的,不然这些人在底下给你搞些小猫腻就够你受的。
黄埔嵩虽说以镇压黄巾起义出名的,但却是一名文官,他的叔叔皇甫规是东汉名将、凉州三明之一,父亲皇甫节曾任雁门郡太守,久为边将。皇甫嵩少年时便有文武志介好诗书,熟习弓马。最初被察举为孝廉、茂才,冀州刺史王芬被罢官,恰逢匈奴入侵,冀州大乱,一时间冀州刺史的位置成了个烫手山药,没人愿意前来。
黄埔嵩的叔父曾有恩于当今太常张奂,因此张奂便推荐闲赋在家的黄埔嵩,桓帝见无人反对,便同意了张奂的推荐。
这次来之前黄埔嵩就详细的查阅了冀州的情况,对于流民他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当晚黄埔嵩在刺史府设宴款待这些向自己示好的世家家主,期间黄埔嵩多次举杯示好,宴会的气氛非常好,众人都很满意。
王威醉醺醺的坐在马车上由仆从护送回家,对于今日的事情他也非常满意,不过此刻他想的更多的却是如何感谢唐林。
上次王威拜访唐林,除了让唐林帮忙引荐刘猛之外,还试探性的询问了一下如何交好新任的冀州刺史。
唐林听后有些吃惊,没想到王威竟然会向自己问这些问题,要知道这些世家最是注重脸面,巴结上官这种事情可以做,却不能明明白白的告知别人的。
避过既然人家问起,唐林也就痛快的将自己的一点见解说了出来,其实中心思想就一句话,那就是要想方设法为大人解忧。
王家没有出仕之人是王家最大的伤痛,因此王威的大哥一直在河东求学,就是希望能谋个一官半职的。
黄埔嵩派出了十几名传令兵,带着刺史府的公文奔向冀州各处,黄埔嵩在公文中要求各地官府必须解决好难民的安置问题。
粥棚的规模在加大,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邺城周边,几乎每个城镇都有一个施粥的地方,那个地方的粮食紧缺,就会有一队两千人的士兵护送着大批的粮食前去。
那些被攻破家园的村民如今也成了流民,家没了,自己辛辛苦苦存起来的粮食也没了,为了一口吃的,他们不得不加入到流民的大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