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空震”技法(2 / 2)

大圣乐师 夕阳几度 0 字 9个月前

“鬼叫什么,这是练声方法。等会我关了门,你就开始吆喝,什么时候看到窗纸裂了,就算成功了!你先练着,我出去散散步。饭后走一走,活到五十九!”

嗯,这时代人的寿命短,六十就是高寿了。

“啊,不对,哪有这样练声的?这是练身体的好吗?喂,你别走啊!李老师,你这样不人道!我头昏,我眼花,我快死了!喂有人吗?”

李老师关门走了,屋子空荡荡的。

杨活叹了一口气,骂道:“这死老头,说走就走!上午大家不玩得挺好的吗,怎么下午就暴力了呢!说什么让我喝破窗户纸……这泥妹逗我呢!这样粗暴的方法能练声?”

躺了一会儿,杨活竟然睡着了。

睡醒来,还是吊着,斜躺在门板上,浑身不爽。

“喂,有人吗?李老师,李老师!师娘,师娘喂,你帮我放下来呗!”

喊了一会儿,没有反应。杨活心道,这不喝几嗓子看来是不行了,只好直着嗓子喊了起来。喊了几嗓子后,他惊奇地发现,他的声音在这种旧式木结构房中,竟然能引起回响!

回响引起震动,有时能听到窗纸的嗡嗡震响,甚至屋梁上有灰尘落下来。

杨活震惊了,开始尝试着不断变调,发出不同的声音,时而尖细,时而沙哑,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厢房的师娘,担扰地望着上房,心道:这一阵阵鬼哭狼嚎的,这孩子不会被老李给逼疯了吧?

吆喝了几刻,喉咙都快哑了。

杨活也琢磨出一些道道来:一、震动与声音高低无关,低沉的声音更容易引起震动;二、靠鼻腔震动、头腔震动、腹腔震动有效果,但不可行,窗纸没破倒把自己震得要死要活;三,保持同一波段,震动效果会叠加。

接下来就是气息的问题了。

能让窗纸震动的声音有好多种,杨活找到一种最省气息的发音,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将声音发出,尽力保持着声波的频率不变……窗纸发出嗡嗡的响声。

杨活又练习了一阵,窗纸发出的声音一次比一次响,震动幅度越来越大,简直就像有飞蛾不断扑在上面一样,发出扑簌扑簌的声响!

李老师回来的时候,刚好听到杨活最强的一次发音,窗纸哗拉哗拉抖动着,就像有强风在吹着一般,似乎随时都可能被吹破!

“天哪,他竟然达到了‘空震’!”

站在上房外的李伯庸,顿时震惊不已。

自从收到国乐部的传音后,他就觉得杨活这孩子不简单,虽然声线不佳,但肯定有别的天赋,要不然上面不会如此重视。今日一看,果然如此!

“空震”,是一种基础发音技巧。

说起来并不难,只要是普通的歌者,都掌握了空震方法。歌者一境沉鱼,二境落雁,都依赖于这种发音技法。

鱼雁之类,不懂人语,能打动它们不是歌者的声色,不是歌曲本身,而是歌者发出来的特殊声波。这种声波引起空气震动,从而让鱼雁感受得到,这就叫空震。

甚至于,李伯庸的“声扬百里”,也是建立在“空震”的基础上。

可是,杨活只是一个乐生,一个刚入门的学徒,还没有得到任何关于发声的教导,只靠自己瞎吆喝就达到了别的歌徒苦练两年,才有可能掌握的“空震”?

李老师真是不敢相信,他怀疑这只是碰巧,只是杨活运气好!

练声的第一步,就是感受自己声音的力量,他让杨活震破窗纸,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只要杨活能让窗纸震动,大致明白声波的力量是如何发挥出来的,已经达到教学目标了。

他不知道的是,杨活知道鼻腔共鸣、头腔共鸣、腹腔共鸣、丹田发声……这些普通的乐理概念,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人提出,甚至还没有人去探索。

为了震破窗纸,杨活不断尝试着各种共鸣,因为他知道只有引起共震才有可能破坏窗纸。虽然他只有概念,并没有具体的发声技巧,可有了概念也就有大方向。

在他的不断努力,不断尝试下,尤其是因为早上没吃饭,腹内空空,更容易产生腹腔共鸣——最终,还真给他找到了一种能引发强震的发声方法。

当然,真正强大的歌者,掌握了“空震”的原理,能用各种音高达到强震效果;而杨活只勉强发现了其中的一种而已!

“李老师,你再不给我松开,我就要尿在你门板上了!”

听到杨活的大叫,李老师脸皮一抖,连忙推开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