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狼关谣7弦尽断(1 / 2)

大圣乐师 夕阳几度 0 字 9个月前

 滚石乐队上了台。

台下观众的掌声极为热烈,特别是东南角,掌声还非常整齐。以往那里是普通民众的席位,可今天坐的却是800名身着戎装的士兵,他们精神抖擞,目光凌厉,一看就是上过沙场军人,而不是城里的驻防军。

这些士兵就是长期驻扎在南野的边军,他们刚刚从南方回来,享受短短的年终休假时光,然后在开春之后,将要负责三支乐队南野拉练的战斗陪护。在南野荒蛮之地,他们是挡在乐队前面的R盾,是捕杀异兽的獠牙,随时都准备抛头颅洒热血……所以,他们有资格坐在这里,听一听这些普通人难得一闻的天籁之音。

乐队上了台,队员们各自就坐,摆设乐器;杨活却走到了扩音仪前,朝着东南角士兵们所坐的方向,大声道:“给大家带来一首白话曲词,《锦绣彤》,希望大家喜欢!”

观众当中有许多都是乐道中人,特别是乐院的师生们,一听“白话曲词”顿时都疯狂地欢呼起来,他们等待这一刻太久了,传说中的沉鱼落雁震塌楼的“白话歌”啊!

杨活静站不动。

观众们见他还有话要说,顿时静了下来。

“这是一首南野民歌,据说是当地百姓为了感激边军所作。百年前,在我们边军开拓南野之前,生活在那里百姓深受异兽荼毒,生活艰苦。听闻当时军队要拓荒南野,百姓们期盼之下,就集体创作了这首歌。如今,南野百姓安居大禹关内,边军居功至伟!”

“我代替不了南野百姓,谨代表滚石乐队献歌一曲,向边军致以崇高敬意!”

全场观众都向东南角的边军士兵望去,热烈的掌声也是适时地响了起来。

七千身份尊贵的观众对着自己热烈鼓掌,这让士兵们顿时有点扭捏不安;平时这些达官贵人哪里正眼看过一眼这些大头兵,就算是乐院师生对陪护的士兵也是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坐在士兵之中的副都统楚仕梁此刻心情异样,突然低喝一声:“起立!”

“哗!”八百名士兵齐刷刷站了起来,声势惊人。

“敬礼!”楚仕梁下令。

“唰!”八百名士兵齐刷刷行礼,表情肃穆。

“坐下!”

杨活这么弄了一出,乐队大赛的欢庆气氛就少了一些,而庄重的气氛却多了一些。那些坐在前排贵宾席的富商贵族们,都有点扫兴的感觉;而坐在台上的那位国乐部派来的乐师,则暗暗点头:乐队大赛就应该这样。乐院要培养不是用来娱乐富人贵族的艺伶,而是要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利器!”

坐在前排预备席上的徐峻茂,则撇撇嘴,不屑地道:“马P精!还没上前线呢,倒先巴结起军队来了。真要遇上了异兽,还不是要靠随军乐队,靠这些大头兵顶个毛用。”

后排的黑衣少年,听到了他的话,不由脸上露出一丝轻蔑与恶心:我们夸父幻想竟然被这种白痴挤出了三强……若不是为了听一听那小子自诩的白话曲词,老子真不想与这些白痴坐在一起!

临场老师点燃了计时香。

先是凄凉的二胡声响起,给人带来一种哀伤的气氛;接着清亮的笛声似从原野响起,将观众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荒蛮的南野地带。

在清冷情境之中,杨活颤动的歌声响起: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边军来

漫山开遍哟锦绣彤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锦绣彤

……

锦绣彤哟锦绣彤

英雄儿女哟血染成

火映雪剑哟剑更亮

血染龙旗哟步不停

高举龙旗哟朝前迈

南野荒土哟万兽平万兽平!

……

锦绣彤是一种生长在南方的木棉树,树身高达几十米,春天会放鲜艳的红花;九华山北脊的山坡上,有着成片成片的锦绣彤,一到春天漫山遍野鲜艳如血,南野百姓举头可见。

这首改编自《映山红》的民歌,旋律优美,饱含深情,三段式的结构也非常适合“一意化三叠”的演绎方式;从一开始的凄婉,到后面的激情澎湃,将观众的情绪不断地掀起波澜,最后个个都热泪盈眶,就连那正襟危坐的八百士兵,也是难得地流下了男儿泪。

百年之前,豫国龙旗军勇赴南野,用血R之躯开辟出一片安全基地,这才在怀河之上建设了一座铁索桥,在河岸筑建了大禹关,保得一方百姓平安。

一曲唱完,全场仍然沉浸在悲壮的气氛之中,久久不能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