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陛下英明(1 / 2)

大圣乐师 夕阳几度 0 字 9个月前

 这一首歌唱到一半,全场几百名听众纷纷拿出手绢擦眼泪。

《天亮了》不愧是韩老师的锥心之作,犹如杜鹃啼血,声声都是悲!虽然杨活的唱腔比不上原版那么完美,可是在天籁音髓的帮助下,经常修正的旋律,每一个音符都深深地打进了听者的心里。

“丁!”

“当郎!”

不时有人走到台前,向大木桶里丢钱。有的投的是铜板,有的投的则是碎银。舞台的四面各坐着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每当有人投钱,她就会说一声“谢谢”!

第一首歌唱完,杨活让七名乐生少年坐到了台子上,弹奏曲目。他们的指法幼稚,乐艺浅显,韵律单调,可是也一种单纯的美感在。

杨活环首四顾,看到台子四周的群众越来越多,差不多已经有上千人。远处有一些富贵之人,似乎不太愿意与前面的老百姓挤,所以就远远站在外围。还有仆人打着遮阳伞。

“各位亲爱的同胞,这是一场为凉庄乐校亡故乐生所发起的募捐演奏会,请大家有钱出钱,没钱出声,为这些破碎的家庭送去一丝温暖。这边的听众,看我的手,让出一条通道来,方便外面的人前来捐钱,谢谢!

“这边也一样,看我的手,让出一条道。很好,就是这样,谢谢各位!

“好,接下来是这样。大家看到舞台四边的大木桶了吗,这是捐钱处。从现在开始,如果每个桶各收到一百两的捐赠,我就再唱一首歌!”

观众们听他这样说,顿时踊跃了起来。孩子们的演奏虽然单纯可爱,可大家来这里都是想见识一下护国乐师的唱功,街头巷尾所传说的“飘绸落帛”,到底是真是假,今天可要亲眼验证一番。

人们不时沿着通道,走到木桶前投钱。

乐校的老师们在旁边盯着,帮忙计数。

过了一会儿,杨活大声道:“好,东边的木桶已凑足一百两了,西边还差二十多两,南面与北面的,要加油了哦!我接下来要演奏的歌曲,是五年前我的出道成名曲;在场的听众,你们有福了!因为我是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演唱这首歌曲。想听的,抓紧时间捐钱了!”

出道成名曲?

第一次公开演唱?

杨活这话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城楼里的啸天大王,让人把椅子搬到了窗前;就连广场南部营帐里的周齐光,也不由竖起了耳朵;虽然他也曾是滚石乐队的一员,却也从来没听过杨活的出道成名曲。

观众们纷纷过来投钱,丁郎、丁郎的声音,不断地响起。

“好,现在西边木桶的一百两已经凑齐,只剩下南桶与北桶了,这两个方向的父老乡亲们可要加油了!哇,有人投了一张百两银票!谢谢你!现在南桶有了,只余北桶了!好,北桶也有了!谢谢这位小哥,连续投了两张银票!你真有爱心,噢什么?明白了,你的东家真有爱心!我们谢谢他!请大家给他的东家以热烈的掌声!”

杨活再次坐在了舞台中央。

现场两千多名观众,刹时间都安静下来,准备静听护国乐师的成名之曲。

随着舒缓的琴声响起,人们的情绪也变得低沉。

“没有花香”

“没有树高”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从不寂寞”

“从不烦恼”

“你看我的朋友遍布山涯海角”

“……”

几年过去了,杨活已经不再是那个悲哀的泥土中求生的少年,不再是那个不懂音律、只会清唱的少年;可是再次唱起这首歌,他的声音仍是那么质朴、单纯,时光仿佛再次回到五年前那个矮小灰暗的乡间小教室。

没有刻意使用任何乐技,可全场的人无不动容。那种尊严低到尘土中的悲哀,那种微弱而坚硬的希望,那一切的一切,仿佛就是为天下所有卑微的苍生所写、所唱。

人们没有落泪,可是眼眶却红了。

人们没有鼓掌,却有无限的感动在心间流淌。

……

“叮!”

“嗒!”

“哗啦!”

从乐境中清醒的人们,纷纷前往舞台前面投出自己的钱币。

“从来没听过这么好听的歌曲,直是唱到心里面了,冲这个也得掏钱哪!”有人感慨道。

“我现在终于明白乐师的地位为什么那么高了,一曲可安天下人心,高,高啊!”

……

城头塔楼里。

啸天大王看到民众们井然有序、安静有礼,先是极为惊讶,接着想到前些天民众们在这里只会骂人、闹事,好像杨活才是他们心悦诚服的君王,而自己却只是一个暴君,想到这里,他不由火冒三丈。

“小草!都当你们的小草去吧!老子是大树,是你们痛恨的大树!去你妈的,都是一群狼心狗粪的东西!老子这么多年来从来不扰民、不伤民,你们竟然没有半分感激!小草,小你娘个头!”

群臣吓得不敢作声。

“来人,马上给我派兵出去,将这些不知感恩的刁民全部赶出广场!这是厚德广场,他们不配享用这个恩德!我不想看到他们!”

“是!陛下!”一名传令兵立即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