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的上映如同一颗炸弹般炸响在威尼斯电影节。
甚至没有等到电影节第9天的场刊对其做介绍,闻讯而来的观众已经将第二场次的放映厅挤满,只能容纳300人的酒店宴会厅挤了400人,到处都是灼热的目光和对这部电影的审视及好奇。
《后浪》真的足够猎奇。
它毫不留情地把威尼斯电影节对待《浪潮》的前后态度展示出来,那简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故事,且因为是以三上夏花为主线,还因此带有了非常励志的现实人物纪录片色彩。
《后浪》包裹《浪潮》的精妙手法让人再看几次都觉赞叹,特别是在场所有观众又几乎都是演员——他们就算没有出现在镜头中,也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和言论推动了整个‘故事剧情’的发展。
与几乎堪称天才的创意相比,拍摄手法略带瑕疵,很多镜头处理得不是那么完美,但也可以理解,毕竟导演和拍摄团队至多有一周的时间去采集素材与完成剪辑。
而那些素材……噢,那些素材简直太令人赞叹了。
这些观众90%以上与评审团没有过现实接触,因此看到评审团开会讨论的镜头时,猎奇心理被大大满足。
黑一雄竟然会因为女优影响日本电影文化的形象会持不顾一切的强烈反对意见,甚至跟朱丽·摩尔闹翻,而朱丽·摩尔对《浪潮》的支持,也带有政治色彩。
所以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吗?号称‘最严肃’的电影节也摆脱不了立场的影响?
这种露骨的讽刺,撕下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面皮,真是有点过瘾啊。
励志电影是有的,讽刺电影也是有的,但把二者通过一個威尼斯电影节结合起来,真是罕见。
这部电影让很多观众想起了卓别林的《大独裁者》,那部卓别林这位大师电影生涯中的票房最高峰,也是他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同样是他人生迈向艰难困苦的转折点。
《后浪》所讽刺的对象,当然不会像是希特勒那样具有极大的权威,足够让拍摄者陷入人生低谷,但这部电影,由于它非法取材——它是在评审团现场装了偷拍摄像机吗?
总之,由于它非法取材和侵犯肖像权,甚至可以想象它很快就会被禁止放映,甚至遭到大额索赔。
在那之前,得好好看看它才行。
制作商大概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第二场放映后的三个小时,第三场放映也如期而至,这时已经是晚上11点,电影宫那边对参赛电影的展映已经结束,这边的展映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300人的放映厅挤下了大概得有400到500人吧,几乎双倍的人数容积让一切都显得拥挤而炽烈。
观众在观赏这部精彩制作之作,热衷于在电影画面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或者只是一个背景板,或者只是一掠而过的镜头,他会兴奋地跟自己身边的人说:“嘿!看!我在那!”
这可能是一部注定被禁止也注定引发关注的精彩电影,在其镜头中发现自己的存在,仿佛就是自己见证和记录了历史,令人心旷神怡。
“你会去告它吗?”有人问他。
“也许会吧,如果朱丽·摩尔、黑一雄、科林·法瑞尔这些大人物大明星都去告它的话,我也想要一张法庭公告来做纪念。”
“不知道制作商要赔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