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二回 见群冢陆门伤情(2 / 2)

三国兴汉传 鼓舌裂石 3254 字 2019-10-08

孙权年纪太轻,身边得力人士相对于曹cāo来说还是太少,受孙策遗嘱要他鼎力相助孙权的周瑜,一面感伤孙策的不幸,一面又想多找几个能人出来,辅佐孙权。

信马由缰,周瑜散心散到了吴郡。东吴的四大家族居住在吴郡,与其是说散心,倒不如说周瑜是趁此来会会顾陆朱张的掌门人的。

顾家、朱家、张家在孙策开拓江东基业时,虽然受到一定的损伤,但只是局限在财产、地盘上。因此一见周瑜亲自来请,遂将家族中的杰出子弟相交于周瑜,由他推荐给孙权。

正是用人之际的孙权,理顺了三家与孙氏的关系后,显出与年纪极不相符的政治头脑,顾、朱、张三家的杰出子弟一一安排在能力相称的位置上。

只有陆家,虽然周瑜与陆俊、陆绩、陆逊一番相谈,对此三人的才能大为推崇。又亲自跑了一趟柴桑,面劝孙权,连久违的笑容也再显脸上。

可孙权到底还是年轻,一面纠结于陆氏与其兄孙策的仇恨,一面又见周瑜实在太推崇陆逊。年轻的他,怕陆氏强大之后,尾大难掉,不好控制。遂只是让才能在三人中最不显眼的陆俊担任了一员县令而已,而且还在县令之外,设了一名县丞理县中财权,一名县中都尉领县中军事。而对于陆绩、陆逊,孙权以两人年纪太轻,经验未丰为由,让两人在家中多长见识,多侍奉老人而束之高阁。

感慨于周瑜的推心置腹,一抿恩仇,陆氏子弟又悲又喜。在吴郡韬光养晦七八年,陆氏一族受尽其他家族的欺凌、压迫。家族之人商量之后,终于还是认为能有人出来供职孙氏、缓和矛盾,那是善莫大焉。报仇的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虎无伤人意,人有防虎心。孙权的做法,终于使得陆氏对孙氏的不满、仇恨更添了一个层次。可人在屋檐下的他们,也只能将心中的仇恨悄悄掩埋起来,继续韬光养晦、低眉顺目。

期中周瑜、张昭数次劝谕孙权。安插了眼线在陆俊身边的孙权,见陆氏几年下来,恭恭敬敬,略无异心,也慢慢地放宽了对陆氏的监视,还常常让陆氏子弟到柴桑去。只是陆氏族中,最杰出的陆绩和陆逊,孙权却一直让其待在郡中。直到今年,陆氏一门十周年祭,孙权才在周瑜张绍的表文求情中,特赦陆氏全体男士可以去庐江祭祖。

黄泥岗终于在望,陆氏一门五十八人不由加快脚步,在陆俊在带领下,小跑着奔了过来。

红烛垂泪,檀香刺鼻,一陌陌纸钱散满杂树乱草间。陆俊等人一到,但见一袭道袍打扮的肖七正立在群冢之间,神情肃穆。

甫见败乱群冢,被乱树杂草掩埋着的一块块小土堆,乱七竖八地堆了起来,墓前连墓碑也无一块,根本分不清哪座是谁的?压抑了十年的悲伤一下子澎涌而出,陆俊也不管肖七在旁,扑在一块土堆上,老泪纵横,嚎啕大哭起来。

陆康庐江被害之时,已是古稀之年。长子陆俊正好五十岁,幼子陆绩却只有七八岁。而中间的几个儿子都在那次庐江守城战中被孙策杀害。

哭过一阵之后,陆绩悲咽声中问道:“大哥,也不知道那座墓才是父亲与几位兄长的?”

心中悲痛那次被老父战前遣送回吴郡,不能与父亲及几位弟弟一通赴死的陆俊,一闻幼弟此言,心中更是悲伤,泪水更是难以抑制,顺着满是皱纹的脸庞,一滴、两滴、三滴…..流过乱树,渗进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