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几种民房(2 / 2)

末世之帝国建立 看蛙 4139 字 2019-10-09

虽然前世没有机会成为领主,但沈佲好歹也是见识过无数城市。对于领主城市的基础建筑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就拿民宅来说。

在村庄时期就拥有茅草屋、泥坯屋、土砖屋、木板屋、竹屋和砖木混合屋。

当然,因为材质和规格的不同,不同等级的民宅所要消耗的资源和时间也都有着巨大的差距。

例如,茅草屋、泥坯屋就是最廉价的两种房屋。

前者只不过需要一个由木头杆子或者其他替代品用绳子捆起来的架子和大量茅草就能制造。

后者也不过是在地上打入一些制成柱后,用木板围拢起来,在中间浇灌搅拌好的粘土……最终自然晾干后形成的一圈土墙上加了一个房顶而已!

即便是粘土的配方中加入了一些防止碎裂、散掉的材料,但限于粘土本身的材质,一旦遇到连续的下雨天,很容易会发生墙壁被雨水冲软坍塌的可能。

因此,泥坯房的墙壁通常建的十分低矮,为了提升内部空间的高度,甚至还会凹入地面很大的距离,整个房子明明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却显得十分低矮,一些弹跳力好的人甚至可以直接跳上房檐。

这两种房子便宜是便宜了,可居住的舒适度和坚固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绝对是冬冷、夏热、雨天发霉的典型……比起和平时期一些黑心开发商建的“竹坯子房”、“裂缝楼”要差劲多了!

在末世之初,在很多普通人第一次住进这种房子后顿感以前的生活是如何幸福~~~

比茅草屋、泥坯房要好一些的是土砖屋和木板屋。

这二者也代表着两种选择。

土砖屋的墙壁更厚,冬季时也更加保暖,在屋内还可以建有壁炉、火炕一类的取暖、煮饭的设施。

木板屋则看上去更加精致漂亮,而且因为木头的材质更轻,而比其他材质的建筑更早的拥有了2楼和阳台的设计,虽然在防火、防寒方面不如其他材质的建筑,但如果是气候较为温暖的南方省市,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最好的房屋材质当然还是采取混合材料,以青砖、三合土为主料、优质木材为框架和内部装饰,少量的石料为辅的砖木混合式建筑。

当然,材料越好、房屋越坚固的民舍的造价也就越高,如果大批制造,甚至会让不少财力薄弱的领主势力陷入窘困的境地。

因此,以沈佲所知……在未来的Z国,几乎所有小规模的领主城市里都是大片大片的泥坯房。

那些大型势力也不过是为那些能支付起相应代价的平民提供了木板屋和土砖屋,那些没有能力的穷困平民和没有职业能力的普通地球人也仅能挤在四处漏风的茅草屋里度日。

最后,就造成了一座座和古代城市极其相似的情况——富人区高墙大院,甚至是亭台楼阁林立的园林。

贫民窟里却是房屋破旧,环境脏乱,人们只能挤在四处漏风的房屋里勉强度日。

这种情况下,领地内民心下降,甚至暴乱不断也就在所难免了。

在和平时期,抗议、暴乱会让统治阶层感觉到不安和自省,最终在人道主义和社会大环境安定的考虑下会对参与暴乱的人采取宽抚政策。

除了几个恶首外,整个大群体却是会受到比之前更好的社会待遇、获得更多的机会。

但在末世中,几乎所有领主都没有那个闲心!

早就习惯了战争和杀戮的领主们对于暴乱者往往就是一个字——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