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木工瓦工(1 / 2)

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0 字 4个月前

 确定好方案,木匠师傅就去找瓦匠师傅商量门窗安排的位置和尺寸。</p>

总共三个大间,两边的隔成前后两个小房间,中间的正堂后面有个粮仓,规格和杨队长家的一模一样,只是把厨房和猪圈放在了后院。</p>

前面两扇大门,后面一扇小门,再加四扇房门,另外四间房每间房一个窗户,堂屋大门顶上还有一个风窗。</p>

再就是各种门框、木橼、顶梁、木柱,单单建造房子需要的木料就要不少,黄老四还另外定了几套家具,这些东西都要在短短三四天的时间里打造出来。</p>

所以沟通清楚之后,三位木匠师傅就开始紧张地忙碌起来。</p>

和那天杨队长家杀猪一样,搬搬抬抬自然有村里的小工帮忙,木匠就专门负责技术活儿。</p>

其实也是这个年代的特色,大师傅不干粗活,加钱也不乐意,凭白跌身份,老百姓也舍不得。那些琐碎杂事都由帮工负责,他们就只干技术含量最高的那一部分。</p>

要等到几年后,形势发生了变化,这些工作都可以由私人承接。</p>

为了接更多的活儿,也为了赚更多的钱,那时候的大师傅便化身“无所不能”。</p>

杀猪的也不用人帮忙捆了,有的一个人就能将猪摆平,最多加个徒弟或帮工。</p>

木匠也不再稳坐钓鱼台,从到树林里选材、砍伐,到木材的炮制,然后拖到自己家里一一切割,按照顾客的要求打造好家具,再给人家送上门去。</p>

连刘师傅这种掬匠,也不会再要主人家动手帮忙准备,而是自己带着四五个厨娘搞定一切,有的甚至还带着碗盘,那时候“掬匠师傅”也改了名叫“一条龙”,意思是从头到尾包办,甚至连洗碗都不用主人家动手。</p>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什么都要主人家准备妥当,场地也是人家的,帮工是人家的,自己就带一套工具上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