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 山东大旱(2 / 2)

“回太上皇,山东巡抚的奏折不能立刻轻信,应该派人前往探查,如果山东真的大旱,为了朝廷稳定,应该拨付赈济的粮食和款项。”</p>

“这还用你说?朕早就派人探查了,传回来的消息是山东确实大旱,要是在秋收之后不能够把赈灾的粮食送过去,山东可能就要乱了。”</p>

现在贾瑞有些不明白了,既然已经确定山东大旱,那么为什么不赶紧筹集粮食,然后派得用的官员送往山东,以解百姓之急?</p>

“皇帝昨天来龙首宫和朕商量了这件事,虽然我们两个都想立刻送粮食前往山东,但是国库空虚,再加上北边不安宁,所以朝廷拿不出多少粮食和钱来。”</p>

贾瑞没想到事情竟然败坏到这种地步,要知道现在朝廷立国还不到百年,正是繁华的时候,可是国库竟然空成这样。</p>

“那扬州的盐税应该不少吧,不如先把扬州的盐税运往江南买粮,然后顺着运河运到山东,也能解燃眉之急。”</p>

“哈哈,你还想着扬州的盐税,这笔迎着已经进了皇帝的口袋了,再想从他的口袋里捞出来,朕可没这个本事。”</p>

这些年扬州的盐税一直由皇帝控制,每年流到他口袋中的钱至少有两百万两,至于剩下的盐税全交给户部了,但是这点钱早就用光了。</p>

“你想个办法,给朕把山东的粮饷凑出来。”</p>

贾瑞听了也迷糊了,这种事是他能办得了的吗?他又不是财神爷,一指一个地方立刻出一堆银子。</p>

可是太上皇的话他也不敢违抗,绞尽脑汁的想了想,实在是没办法,最后他觉得还得再盐商身上打主意。</p>

“太上皇,天下盐商富可敌国,而且生活奢侈,现在朝廷有了难事,正是他们报销的时候,让这些盐商们立刻凑出五百万两银子。”</p>

太上皇满意的看了看贾瑞,“说得很好,可是你想过没有,依那些盐商们的贪婪,要真让他们出这么多银子,明年咱们全国上下的盐价就会立刻暴涨一倍。”</p>

贾瑞愣了,他还真没有往这方面想。</p>

经过太上皇的提点,他也想清楚了,以这些盐商们的小气劲儿,今年损失了这么多银子,明年一定要从别的地方找补回来。</p>

那么明年原价上涨是肯定的了,而且经过这么一闹,他们也有了借口,朝廷要了这么多银子,我们要是不涨价,怎么能够回本?</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