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祭剑(2 / 2)

不聊斋 陈留堂 4968 字 2019-07-16

以邪祟之魂,祭神剑之锋。

在汲取了一缕司命鬼魂后,气息感应之下,里头的剑,果然发生了些变化,不再像以前那般死沉死沉的样子,而是拥有了一分灵动之意,湛湛然,森森然。

这份收获,实在大妙!

发现此剑对于邪祟鬼魂有需求后,陈唐都有点想主动出击,寻些邪祟来摄收了。

可惜半宿夜路,安然无事。

信白镇过后,便是归原县,陈唐在此吃了顿饭,就到车马行,花费一大笔钱财,雇佣了一辆好马车,又选购了一批食材,生活用品等,准备妥当,然后便出城继续北上。

从步行改换马车,他自有考虑,关键是路上的遭遇事件,让他改变了初衷。

陈唐无法确定,那宋司命是否还会冤魂不散地追上来,剑匣已经暴露,对方卷土重来的话,肯定会预先做好防备。

因此,安全起见,还是尽早赶到京城为好。

前往京城的路途还甚为遥远,车马行不承接如此长途的生意,因此到了下一站,又得换车,颇不方便。

这便是大户人家,家里都会养着马车的缘故,出远门的话,用自家马车,要便利许多。

不过长期养马,养车夫,花费同样不小。其中利弊,自有优劣。

路途漫漫,凉热有时。

由于缺乏娱乐方式,呆在车上,除了看书,打坐练气,就没别的消遣打发了。

至于写字,只能住宿后,才有地方铺展文房四宝。

而每经一地,陈唐都会在当地逗留两三日工夫,逛一逛,瞧一瞧风土人情。

不知是否是京城庇荫的缘故,进入北地后,这一路来,颇为安宁,不见怪异,治安方面,也相当到位。

这殷国王朝,看来还能支撑些年头。

而去年的那一波短暂动乱,陈唐也听到了些端倪情况。大概与帝位传承有关。

去年之际,当今圣上龙体欠安,而东西两宫存着矛盾,互相倾轧,反正就是一场争权夺利,党同伐异的狗血剧。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仿之;上有所动,下必乱之”,然后就牵涉到地方,人心浮动,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

当真是牵一发动全身,这国事家事,互相纠缠,息息相关。

然而入冬之后,皇帝进补了一颗国师献上的祈天神丹后,精神抖擞了起来,重新稳住了场面。

诸多本来要加剧的争斗,便如潮水退却,重新归于暗处,等待下一次时机。

陈唐越是了解,就越是觉得不简单:妖魔、阴司、修门、王朝,几方势力鼎足而立,隐隐形成一个平衡之势。

他认为,妖魔也好,阴司也罢,还有修门,他们肯定都在阳间中渗透着,而且培植起属于自己的凡俗力量。

浮山观分观、各地香火鼎盛的寺庙、胡家庄这些,都是如此。

能揭破诸多错综复杂的表象,窥见其中本质,并不容易。

陈唐是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从一个局外人的立场角度,才能管中窥斑,见得一斑。

而大部分的平民百姓,都是身在局中,浑浑噩噩的。即使像赵三爷这等学有所成的武者,也只是比普通人知道多一些罢了。

圈子的宽窄,决定了人的视野。

曾几何时,陈唐已经跳出了本来狭隘的圈子,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了。

京城,就是一方真正的海阔天空。

然而天空之上,风云易变幻,大海之中,多惊涛骇浪;若无本事依仗,很容易便会在风浪中被撕成碎片,万劫不复。

这一日,七月流火,陈唐背负天人剑匣,进入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