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在苏门答腊对望新加坡(2 / 2)

武官挥了挥拳头道:“最好那些绅士们能够迫使中~国人不能在马六甲海峡驻扎舰队。”

“不可能,现在已经有中~国的舰队驻扎在了这里,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有可能会付出太多的利益交换,这对于我们的总体战略是不符合的。我认为,唯一可能的解决办法,无非就是将马六甲海峡一分为二,互不侵犯。中~国船走左边,英国船走右边。”巴特沃斯摊了摊手道,他也看得出来,中~国人派来三艘铁甲舰并不是为了对英国人动武,而是向英国人来亮肌肉的。

如果中~国人进入苏门答腊岛之后太过低调,英国人很可能得寸进尺,开始要求获得一些原荷兰人的利益,以让中~国人交换英国对于这一地区被中~国占领的事实。只不过,很多问题上,如果谈判中的一方突然露~出了肌肉,表现的强~硬~起来,那么另一方为了保持和平,就不得不放弃那些不可能的非分之想,而是老老实实地在这里扩充战备,与对方对峙。

当然这种状况是建立在两个势力力量相差不多的情况下。

何沐平这个时候距离那位叹息的英国总督并不远,因为他就站在更名为庇佑号的铁甲舰上。这次在拿下爪哇岛之后,迅速夺取苏门答腊岛,看似大费周章,使用了更多的兵力和精力,但是总体来说,有着超过成本的回报。

他身后的棉兰,虽然并没有什么开发,但是已经是开始建设中的新的城市了。而且棉兰在马六甲海峡之后,位于新加坡的西南方向,从地理上来说,已经算是进入了印度洋的海域。那么,这样的突破就是一个了不得的突破了。中~国人的势力首次走出了亚太地区,进入了印度洋地区。同时,棉兰对于新加坡的制衡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新加坡虽然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棉兰与南洋地区的联~系,但是棉兰同样扼住了新加坡与印度洋地区的联~系。

在这个节骨眼上,英国人不敢在马六甲跟中~国人翻~脸。现在跟中~国人翻~脸了,不仅他们在中~国刚刚开拓的一点点市场就会失去,同时北美地区的东太平洋联~邦的所有权益也将会失去。那么,英国人的失土已经不是一点点了。

可以说,英国人对于利益的追求和对华态度的摇摆,直接导致了现今英国人进退两难的处境。他们要进,先不说能不能取得军事胜利,仅仅是北美的控~制区域流失就够他们受的了。同时,与中~国开战,很可能面对的是一场全面战争。东太平洋联~邦的北美特遣军,有可能直接向东,获取几乎无人防守的鲁伯斯领地,甚至一直打到五大湖沿岸的加拿大(那个时候加拿大指的是现今的安大略地区和从法国获取的魁~北~克)。中~国本土的西南军~区,很可能向越南、高棉、暹罗等国施压,借道这些地区直接出击英国人控~制不久的缅甸,然后直接向西,突破孟加拉,抵达印度,那么英国人最重要的殖民地就会处于极大的危险中。中~国人到印度,虽然路途遥远,但是可以走陆路,能够带去更多军~队。但是对英国来说,他们需要坐船,花费更长的时间,但却不能带去能超过中~国的陆军数量。另一个战场上,马六甲海峡如果爆发海战,中~国人掌握着领先世界的铁甲舰的制~造技术,而英国人现在才刚刚在本土下水了几艘实验性质的小型一两千吨的铁甲舰。他们的技术无法支持他们完成更大的军舰包上铁皮之后不下沉。

简而言之,英国人可以现在跟中~国人开战,但是他们胜算太小。开战很可能意味着失去更多。这个现象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英国仍旧保有日不落帝~国的强大与光辉,但是他们已经不是无可阻挡的力量了,甚至他们的武力不如那个在沉睡中突然苏醒的巨龙之国更强大。

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完全是何沐平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局面、两国维持着虚假的和平,拼命积攒财富,并扩充实力,等待着两国大战的那一天到来。

为了在印度洋地区埋下第一颗钉子,何沐平将一万名南洋特遣军陆军士兵驻扎在这里,同时7艘改装完成的敢战二型铁甲舰也都部署在棉兰海域,成~立了皇家海军印度洋舰队,这支舰队与太平洋舰队一样,暂时编制在皇室涉外军事管理处之下,由何沐平直接控~制。

另外,驻扎在婆罗洲的一个南洋特遣军陆军师,也将被抽调到棉兰进行驻防。

经过何沐平的军事体~制改~革后,北美特遣军和南洋特遣军成为了独~立于本土军~队的新的军事编制。特遣军同时包括陆海两军,南洋特遣军下辖五个陆军师和一个印度洋舰队,北美特遣军下辖三个陆军师和一个太平洋舰队。

除了棉兰的军事部署之外,何沐平还花了重金直接从系统中招募出了30万~人的系统人员移民,用于棉兰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同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制,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只设军管政~府,并不建立新的藩国。相对于其他岛没有什么国~家体~制的土著人,苏门答腊岛上还有几个苏丹王国,何沐平也派遣特使告知他们,迅速臣服于中~华帝~国之下,不然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