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我郭昌也有心眼(2 / 2)

刘彻:“董老贼,你曾说灾异是上天在遣告朕,那你说毁堤淹田反倒变成了好事,又是上天在告诉朕什么?”</p>

董仲舒:“说明陛下施政得当,以至国泰民安,上天有感因此降下瑞祥。”</p>

刘彻:“那你说朕近日得了一口黄帝宝鼎,这又是什么寓意?”</p>

董仲舒:“说明陛下功绩斐然,可与黄帝比肩。”</p>

刘彻:“说得好,那朕现在准备举办封禅大典,你觉得是否可行?”</p>

董仲舒:“封者,报天之功,禅者,报地之功,陛下使理群生国定功成,如今又天降万年不遇之吉象,理应封禅。”</p>

刘彻叉腰:“哇哈哈哈哈,好好好,当赏!”</p>

董仲舒捋须:“哇哈哈哈哈,谢陛下!”</p>

“哇哈哈哈哈!”</p>

“哇哈哈哈哈……”</p>

画面也许没刘据想的这么夸张,但他觉得大框架上应该八九不离十,颗粒度已经达到了标准水平。</p>

至于董仲舒。</p>

大儒也是人,作为死过一次之后夹着尾巴做人的人,应该已经学会了部分为官之道,偶尔顺应一下帝心也无可厚非。</p>

“卧槽,要坏事了!”</p>

想到这些,刘据心头一紧,将那封密信卷成一团重重的拍在案几上。</p>

这件事要是这么发展下去,他最近这段时间的费心筹划可就要打水漂了,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p>

“握草是什么草?”</p>

“什么事要坏了?”</p>

郭振和季平听到动静面面相觑,迟疑了一下,还是回过身来躬身道,“殿下,可是有什么难事,下官愿为殿下分忧。”</p>

“没事,给我取个油灯来。”</p>

刘据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摇了摇头。</p>

……</p>

宣室殿。</p>

刘彻一人坐于殿首。</p>

身旁内侍近臣一概不见,就连护卫的期门武士也被全部屏退。</p>

唯独大殿中央跪着两名男子。</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