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那时候的爱情(2 / 2)

我不想当巨星 双洞 0 字 2022-04-17

麻省理工的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钱学森,他想在加州理工继续攻读博士。

三年后,钱学森顺利拿下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领域的博士学位。

“这……”

很多人再次吃惊。

“钱老真的开挂了吧。”

“我真的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强的一批。”

………………………………

在这期间,钱学森参加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组织:自杀俱乐部。

这个俱乐部,只有几个人参加,也只能特定的几个人参加。

因为它的门槛太高了...

这个俱乐部可不得了,它就是鹰酱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前身。

它由几个学生自发组成,平时啥都不干,就捣鼓火箭,捣鼓失败就容易发生爆炸...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学校里经常发生爆炸事件...

所以其他学生送名:自杀俱乐部。

经过三番五次的折腾,自杀俱乐部成功发送了几枚实验性火箭。

“这……这也太牛逼了吧。”

许多人张口结舌。

这的确只能用牛逼来形容,几个学生自己捣鼓就把火箭给搞出来了。

这些年轻人的举动,引起了鹰酱军方注意...

钱学森将成为核心成员,共同开发鹰酱火箭和导弹事业。

钱学森有多重要?

1944年,鹰酱成立了喷气推进实验室,研究制造远程火箭武器。

钱学森负责推进部门,还得搭把手,去共同管理其他部门。

1945年,成立鹰酱国防部科学顾问团,钱学森被邀请加入,成为顾问团核心成员。

二战结束后,30多位鹰酱专家,就鹰酱战后飞机和导弹的发展,提出了规划报告。

报告一共9卷,其中有5卷都由钱学森执笔完成。

鹰酱将军阿诺德,甚至专门写了一封信,来感谢钱学森的贡献。

35岁,钱学森又回到麻省理工学院,这次,他是以教授身份回归。

之前,他在这里受尽嘲笑和屈辱。

现在,他却成为麻省理工最年轻的教授,被学校奉为上宾。

当初那些嘲笑过他的人,已没了踪迹,只有钱学森的名字,留在了这里。

“这……”

很多人觉得莫名的爽。

网文小说中都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钱老这也是莫欺少年穷,当然钱老本人肯定是不在乎的。

但观众看的爽呀,当初你看我不起,如今我已经是你们高攀不起的存在,这样的爽感让观众大呼过瘾。

许多人觉得钱老就像是小说中的主角一般,曾经被人看不起,一朝成为大能,让其他人仰望,没别的,就是看的爽。

事业成功的钱学森,将要碰见他人生中的另一件大事:爱情。

1947年,钱学森回国游玩,在魔都遇到了他的命定之人:蒋英。

蒋英,有两个中国人熟知的亲戚:表弟金庸,表哥徐志摩。

其实,早在小时候,钱学森和蒋英就见过。

当时的蒋英,是过继到他家的女儿,也就是说,蒋英本来是他的妹妹。

小时候的蒋英,很讨厌钱学森。

因为钱学森太高冷,总是自己呆一边,也不怎么和蒋英说话,也不和她玩。

蒋英觉得实在无趣,又让父母把自己接回去。

日后,提起自己的媳妇,钱学森总爱打趣:蒋英是我家的童养媳。

这之后,钱学森去美国学航天,蒋英去德国学音乐,两人再无交集。

直到1947年,两人不约而同回国,蒋英在兰心大剧院,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场演唱会,轰动上海。

当时,钱学森就在台下,看着蒋英。

钱学森喜欢音乐,这之后他就找借口往蒋英家跑。

蒋英看钱学森一天天也没事做,于是张罗着给他相亲。

于是,蒋英把钱学森约出来,还顺带领了两个女孩子。

蒋英善解人意,把女孩子安排在钱学森的左右方。

“这…………”

所有人无语。

“还有这样的操作?”

观众对钱老的爱情并不知晓。

他们也更加好奇,这两人是如何走在一起的,以怎样的方式?

但钱学森谁都不看,只往正前方看,那是蒋英坐的方向...

是的,这是心动的感觉了。

平时的钱学森,木讷严肃,典型的工科男孩。

但这种高智商工科男孩,表白起来,一击致命。

之后,钱学森在魔都交通大学演讲,在一群观众中,他发现了台下的蒋英。

演讲一结束,他就跑到蒋英面前,提出要单独送她回家。

到家后,蒋英要给钱学森放唱片。

钱学森说:不用了,我有话跟你说。

静默了一会...

钱学森继续说:你跟我去美国,好吧?

所有人…………

“这么直接的么?”

“我的天哪,钱老真是干脆利落。”

“服了,服了,服了,服了。”

“给钱老跪了。”

“莫名的感觉有些浪漫。”

“额……浪漫在哪???”

……………………

两人的婚姻,真是充满了萌点。

比如,两人见面时,都会互道:你好。

比如,新婚第一天的晚上,钱学森泡了一杯茶,就钻进了书房。

进书房前,只说了两个字:回见。

蒋英无语:嗯?回见?

果然,钱学森没变,还是当年那个不陪妹妹玩的呆愣哥哥。

在摸清钱学森脾气后,蒋英欣然接受。

“这…………”

“钱老还真是不拘一格。”

“天哪,要笑死我了。”

“两人也太萌了吧。”

“这才是真正的举案齐眉。”

“那时候的爱情真的是美妙。”

…………………………

别人心目中的钱学森都是一副“忧国忧民”的形象,随着电影的播放,这种形象被冲淡了一些,变得更加的立体,更加的接地气,但这不影响其他人对他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