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崔蒿申思(2 / 2)

燕藏雪 萧量白 4483 字 2019-10-20

“好了,我们都知道了,先把他们都带下去了。”崔蒿居然这个时候开始出来发号施令,然后大家也就这样散开了。

贺六浑当然不会说崔蒿越俎代庖,影响自己的威信。都是自家兄弟,肯定是有一些内情,不希望所有人都知道,而且这些东西给传言出去肯定带来不好的印象。

不过,贺六浑也感觉到崔蒿的一些不安和犹豫。

“对面的南朝,也有一个叫豫州的城。内部情况也是一样的。”崔蒿说道。看了贺六浑一眼之后继续解释道:“这些天我都在了解这些情况,问询了很多人。这里面比我想的复杂的多。”

“这个豫州虽然说内部诡异复杂,但是这的确是一个好地方。以前在北方大草原的时候,说到沃野千里这个词总是不太相信。现在看来还真的是我鼠目寸光了。”贺六浑居然转移了一个话题,开始提及豫州这个地方富饶。

“这里的确是个好地方,和我的家乡一样。”崔蒿终于开始提及自己内心的想法了。

“侯爷,你知道我的家乡就在山东,其实就是刚刚白早生他说的那个青州。原本我们整个家族都要迁移到南方,但是后面由于南方的内乱,再加上北大未开始汉化,我们所以家族里面的一部分人就都留了下来。甚至还有一些人先回了北方,这里面就有我的叔叔,他的名就和我的音是一样的,叫崔浩。”崔蒿面无表情的开始,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侯爷你更清楚,崔浩的下场。这对于我们家族来说,那是一场灾难。幸好当时整个家族里面已经让崔浩叔叔另立门户,当然更重要的是太武帝,不想这样扩大,保留下崔氏的号召力,才避免了被株连九族的恐怖。”崔蒿现在回想起那段历史,心里都是不寒而栗,当然面色凝重黑的跟锅底一样。

这件历史,北魏朝无人不知。

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出身顶级豪门的崔浩备受重用,是拓跋焘统一北方的第一功臣,号称“多谋善断,算无遗策”。拓跋焘让崔浩负责撰写北魏的《国史》。崔浩写完之后,手下的马屁精吹捧说写得真好,这么好的著作应该刻在石头上流传后世。崔浩经不住鼓动,真的刻石安置在大街上让人看。崔浩在编修北魏《国史》时,过于秉笔直书,未能美化北魏鲜卑皇室早期屈辱的历史。加上崔浩政敌的构陷,称其所撰写之《国史》,虽名为《国史》,但实际是汉人对鲜卑人的污蔑,认为鲜卑人不配做汉人的皇帝。触动了北魏太武帝,这位胡族统治者敏感的神经,最终导致了崔浩被杀。

也是崔浩该死,太直了。,比如:1、拓跋氏早期落后,有“哥哥死了,弟弟可以取寡嫂;父亲死了,儿子可以娶后妈”等一些落后的风俗;2、拓跋晚年“精神错乱”;3、拓跋焘的疯狂屠城,崔浩全实录了下来。

“卫士数十人溲(撒尿)其上,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自宰司之被戮,未有如浩者”。同时,秘书郎吏以下也都被杀,而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史称“国史之狱”。当然这次灭族不彻底,范阳卢氏、河东柳氏、太原郭氏等这些赵魏大族皆有漏网之鱼,不久以后都复兴了各自的家族,但是这些赵魏大族在当时所遭受的打击也是相当沉重的。

贺六浑点点头,拍了拍崔蒿的肩膀。

这个时候还能说什么,只能是表示安慰。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侯爷,这一个区域里的所有家族都可以成为你根基所在,而不是敌人。因为这一些人对于朝廷,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都再没有了那种忠心。对于这些家族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宗族的存亡,而不是朝代的更替。”崔蒿现在是说出了自己真正的含义所在。

“而且因为这一些边缘地带的存在,他们的经济实力已经达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侯爷可能都想象不到他们会有多大的财富,因为在这个区域里面,任何东西都可以交换所有我们想得到的品种,所有在洛阳城,长安城,邺城甚至是幽州存在的物品,都是从这些地方出来的。”崔蒿继续说道。

----------------------------------------------------------------------------------------------------

《北史崔昂传》载东魏武定(543~550年)中传主上书曰:“幽、安二州,控带奚贼、蠕蠕;徐、扬、兖、豫,连接吴越强邻。实借转输之资,常劳私籴之费。”可见这些州的粮食供应除“转输”之外,也有“私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