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筹备北上(2 / 2)

李岩 文王后代 7896 字 2019-11-04

五、李怀琛四千人。

六、李怀仁,李怀祯共四千人

共有三万一千五百人。这是已经到的人数。

假设怀庆的陶将军五千人、红娘子五千人、李大亮在平阳五千人。一共四万六千五百人。假设四万五千人,上了前线,还可以调动一些当地的驻军。仗就可以打了,就是一支清军不可忽视的力量。

李岩毕竟是穿越过来的人,看过一些打仗理论的书,没有打过仗。顶着李岩的名头。打仗要胆大心细,马虎不得。有了一支机动部队,就可以防止各地独自防守,被清军各个击破。

对!‘各个击破’,对清军,不管他来多少人。如果敌人来得太多,就避开敌人,去打少数的敌人,积小胜为大胜。总之,自己的部队要极力避免与敌人大部队打仗,要防止被敌人消灭。要瓦解汉奸部队,主要靠宣传瓦解汉军八旗的斗志,靠俘虏汉军八旗,把他们变成抗击清军的力量。用这部分人里面来扩大我们的部队。

李岩主要考虑用什么办法把《告汉族同胞书》、《通告》传达到河南、山西、山东、那些还没有被清军占领的地方。只有就到怀庆城去想办法。

怀庆城里,现在可热闹了。陶将军在调集部队,李大亮在分发粮食草料,火药铁砂子等。李岩进城,专门到怀庆知州那里去。

听到李岩到来,怀庆知州急忙出来迎接。

知州把李岩让到上面坐下,自己参拜了侯爷,在下面坐下。又让下人端来上等的茶,放到侯爷面前的桌子上。

李岩说:“本侯爷到知州这里来,就是打听你们的公文,现在通过什么办法在送达?”

知州不敢隐瞒,说:“我们怀庆,是向东、向北、向南、向西的几条驿道的中心。向东可以将公文送达山东、京师,向南可以讲公文送达河南、湖广的部分地区,向北可以送达山西,向西可以送达陕西。有什么公文,送到驿站,注明送达地点,传送的级别,保密的级别就行了。”

李岩问明了中心驿站的位置,就告别了知州,找到李大亮,让他派人领到印刷厂。印刷厂见到李岩的《告汉族同胞书》、《通告》,知道军情如火,马上安排排版、印刷。现在已经印了一大堆,还在继续印刷。李岩就叫把印刷好的文件领出来,叫侍卫把文件用马驮到驿站。

李岩到了驿站,侍卫喊了一声:“忠义侯驾到!”

里面的驿卒连忙出来迎接,跪在地上,说:“恭迎侯爷驾到!”

李岩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起来吧!”

“谢侯爷!”大家都站起来。李岩在当地本来就很出名,据说被牛金星毒死了,乡亲们都说,可惜了,这可是我们府出的大人物啊!现在看见李岩活过来,大家都注意看。李岩也很和气呢!

李岩问:“哪个是驿站管事的?”

一个四十多岁的人站出来,“小人就是!”

李岩指着几匹马上驮着的文件,说:“本侯爷已经奉皇上的命令,出任‘北方抗清前线军民总司令’。现在发布了一个《通告》、一个《告汉族同胞书》,发到现在还没有被清军占领的各州县去。你们能不能发出去?”

驿站的负责人说:“能!能!”

驿站的负责人说:“总司令到屋里坐一下,把相关事情交代小人吧!”

李岩见能够发出去,放了心,就进了驿站的办公室。驿站的负责人把李岩让到上面坐下,就对下面的一个人说:“你记录,把总司令的指示记好。”

驿站负责人问:“总司令要把这些文件送达什么地方?”

李岩说:“山东、京师、山西、河南没有被清军占领的所有州县。”

驿站负责人问:“不包括湖广、陕西?”

李岩说:“不包括!”

驿站负责人又问:“各州县每份文件要送达的数量是多少?”

“每州县两样文件,各送十份。”

负责人又问:“送达的级别?是八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或者不加急?”

李岩说:“不加急,几天送达就行了。文件送到,要各州县及时张贴。”

负责人又问:“文件的保密级别?”

李岩说:“不保密!文件如果不够分发,你们向印刷厂要。如果有多的,你们在各驿站张贴。”

驿站负责人说:“总司令稍等,小人去布置分发文件。”

李岩说:“好,你们办,本侯爷告辞!”说完就带着侍卫们卸了文件,走了。

李岩进了城,原来李岩安排搞宣传的一帮人,已经向李怀仁报道,出来又碰到李岩。李岩说:“张彬,刚才我已经解决我们内部的宣传问题,你们的重点就是被清军占领的山东、京师的张贴《告汉族同胞书》,在南明派几个人去张贴就行了。在张贴的时候,同时了解当地的军事情报,报告清军大的军事调动。”

“是属下明白。”

“那你们就去办吧!”

李岩到军队的仓库去,问李大亮,部队领粮食的情况。

李大亮说:“现在各部队已经把出发半个月的粮食领取了。陶将军的部队领了五千人的粮食。其他的火药、铁砂子等原料就在仓库分部队下达数量,下午就可以搬完。”

李岩说:“下午,你要城里的部队,我昨天要求木匠做木框子,用来包装炸药包。小的炸药包分两种,一种火药铁砂子。一种光包火药。再是大炸药包,也分两种,一种用雨布包装,牛皮条扭紧。用良心炮打出去。另一种也用雨布包装,用绳子绑紧,用于守城,丢下去爆炸。火药和原料,一定要运完。上了战场,就是越多越好。”

李大亮说:“我马上派人调几百人来,包装。”李大亮马上就叫传令兵去调人来。

传令兵走了。

李岩对李大亮说:“你们部队远一些,明天你就回平阳去。虽说准备用你们运输粮草。这次你们不需多运粮草,只运你们需要的。到了前线再在附近筹备粮食草料。”

李大亮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