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军队问题(2 / 2)

李岩 文王后代 7725 字 2019-11-04

李岩说:“对!主要是几个开始的时间。一个是最初的部队,发薪俸的时间。各部队的将军要报。在就是俘虏的时间。各部队有登记。三是提拔的时间,也有登记。就按这样办。”

李岩说:“现在冬季要来了,棉衣就重要了,怎样来解决?”

刘宗敏说:“原来我们许多部队就有棉衣。在部队的库房里就有。没有棉衣的是你们南征北战的部队。你们远离了原来的驻地,就没有棉衣了。”

陈奏庭说:“棉衣问题,其实很好解决。我们兵部下一道指示:各地部队的仓库,清查有多少套棉衣。本地部队就用原来的旧棉衣。还有多少可以调出的棉衣。我们知道了这些消息。就可以就近调配。满足没有棉衣的部队。”

李岩说:“这样很好!”李岩就用记录解决了的问题的本子,将议好的办法记录下来。

李岩说:“你们兵部下几道指示。一是凡是与清军战斗的评功。方法是按战斗评。士兵评三等功。将军处评二等功,将军可以建议一等功。评一等功由兵部负责。”

“棉衣问题,全国的军队库房,要查一查,现在库存多少棉衣,本地使用后,还下余多少棉衣。这个问题要抓紧。天老爷是不讲情面的,说冷就冷。刘将军陈将军你们要将棉衣当一个急事。数字统计了,不够就马上制新棉衣。够了就不说。”

“靠北边的部队,哨兵要制毛大衣。换班的时候就换。冬天太冷,哨兵更冷。”

刘宗敏陈奏庭就站出来说:“是!我们下去就去办!”

李岩说:“部队的整编问题,朕建议,我们原来的部队和朝廷到陕北打清军的部队合编在一起。部队的体制,我建议按这样编:最基层就是组,五个人为一组。一个人任组长。两个组组成一个班,十个人。其中一个组长当正班长,一个组长当副班长。四个班为一个排,一个排长,共四十一人。一个人当排长,选一个班长当副排长。四个排组成一个连。一个连主力三个排,直属连队的,一个炊事班。两个运输班。一个勤务班,比如两三个军医,连长的警卫员,侦查员,传令兵等。选一个排长当副连长。大约一百六十五人。一个营由四个连组成,加上其他一些人大约七百人。一个团有四个营组成,大约三千人。一个师由四个团组成,大约一万二千人。一个军四个师组成,大约四万八千到五万人组成。”

“一个团设置几个参谋,一个师建立一个参谋处,一个军建立一个参谋部。一个师要设立一个小医院,一个军要建立一个大医院。”

“李大亮的部队每一个师大约有七千人,要补充到一万二千人。我们原来的老部队大约有一万五千人,组成两个师,调进两个师。组成一个军。”

“等各部队评功结束后,再整编部队。”

“再从陕西调二万人到李怀祯的部队,组成一个军。调几万人到陈永福,组成一个军。调几万人到北京陶志勇,组成一个军。”

“河南省的防务有李怀祯兼理,山西的军队由陈永福负责,京师的军队由陶志勇负责。山东你们找一个人,主要是这次负责黄河防务,包围济南的人负责。陕西就由我负责。”

“你们要下面报告各州县的驻军情况。多了的要减少,少了的要增加。”

陈奏庭说:“我们从怀庆出发调到各州县的部队,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是不是调回来。充实主力部队。”

李岩说:“可以考虑,凡是怀庆出发的将士,一律调回原来的部队。充实主力部队。他们先各州集中,再到陕西来。要各部队的战马先要支援他们。”李岩估计又可以调回一万多人来。

李岩说:“我们现在来说一说部队的装备问题。”

“清军不重视火炮装备部队,遇到我们部队,他们吃了大亏。袁崇焕用红衣大炮打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吃了亏。高一功用红衣大炮打清军,清军八万部队也打不下榆林。吴三桂用红衣大炮,我们的先皇帝就吃了亏。我们要拨款让北京的军工工厂制红衣大炮,制开花炮弹。要拨款让他们研究轻便,好运输的新式大炮。”

“长城一线要多装备红衣大炮。潼关,洛阳要装备红衣大炮。靠近南明的重要城市要装备红衣大炮。”

“我们的部队,全部要推广良心炮、炸药包。”

“要找原来孔有德的部队,他们是明朝装备武器最先进的部队,我们要问他们装备情况,我们可以找一支部队按那样装备一下试一试。”

“我们要建立水师。统一南方不能没有水师。水师要把红衣大炮,良心炮、木鸟铳热气球搬上去。就是要有强大的火力。”

红娘子说:“我们最好的就是热气球,可是,各部队都在喊石油太少。圣上要想办法解决。”

李岩说:“自然流出来的石油,就在陕北。要派部队去收集起来。还要找工部研究怎样人工钻孔开采石油。采集的石油,要想办法炼油,改变石油太稠的问题。”

李大亮说:“红衣大炮制造多一些是好的,就是没有那么多炮兵。”

李岩说:“守石岭关的孔虎,我专门派人去教他们使用红衣大炮,看他们有多少人会用。另外把安塞缴获吴三桂部队的红衣大炮运到西安来。把我们空降兵的士兵,吴三桂部队的炮兵,还有孔虎的部队的士兵集中,再挑选多一些士兵去学习。等北京造出来的红衣大炮,就运到各地,就调这些士兵到各地去。”

李岩又问:“你们还有没有关于军队的其他问题?”

几个都摇摇头。

几个将军一下去,陈奏庭就说:“今天圣上解决的问题很多,我们马上就来整理出来解决了的问题,不然以后没有执行,在圣上那里不好交代。”

于是,几个就到兵部。由李大亮执笔,一项一项地把要解决的事情,解决的方案记下来。有的马上就要发通知。一是评功。二是解决棉衣。三是薪俸。四是整编。五是调各地怀庆出发的部队到陕西。六是装备。七是建立水师。八是石油问题。九是炮兵。

接着就一项一项地回忆解决的办法。决定马上解决的,就下命令,发通知。

李岩等他们走了,就回忆起历史。

大清朝以为他们是用铁骑弯弓打败了明朝,打败了大顺,他们为了保持他们的“英雄”本色。开花炮也不用了。他们不知道,明朝所以失败。不是因为明朝使用了火器。比如,李成梁对努尔哈赤不是赶尽杀绝,而是生怕把叛军杀绝了。名相张居正,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后代都没有获得好报。明朝搞的是兔死狗烹。如果没有叛军,他也危险了。后来的熊廷弼袁崇焕这些名将,都被明朝自己杀了。洪承畴也在朝廷的催促下,急功近利,打了败仗。当时火器最先进的部队是孔有德的部队,也因为士兵吃了一只鸡,逼得他投降了清军。明朝遇到灾荒,不救济老百姓,促成了李自成等农民起义。

当左宗棠看到明朝使用开花炮弹的大炮,也在叹息。在明朝的时候,我们的火器不比西方国家军队的武器差。康熙年间的超天才武器发明家戴梓发明出“连珠铳”,一次可连续发射28发铅弹,威力极大,在当时可谓妙绝古今,冠绝中西,比欧洲发明的机关枪早两百多年。又造出蟠肠枪和威远将军炮,他发明的威远将军炮类似现代的榴弹炮,射程远、火力猛、威力大。这个天才竟然因为这违反了满清的骑射的本色,将戴梓充军。有人说是“活埋”。充军的情况下,再也不能发明制造先进的火器了。

英国人送来了先进的大炮,放在皇宫外的角落里,既不使用,更不仿制。等到英国人打到北京,才发现这些武器还没有用过。如果大量仿造,英国侵略者怕不容易就打到了北京城。

李岩想,不止是红衣大炮。现在明朝制造使用的火器,找那些火器专家,各种武器,选最先进的武器制造出来一些,装备一些部队,那些威力大,好使用的武器,就多造一些。

还要鼓励改进,发明新武器。重点放在火器上面的改进发明上面。在武器上面,不能落后于西方,使中国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