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归去来兮 第二十四回 信函 2(1 / 2)

 “在漫长的历史之中,只有一人可以称的全大陆的霸主,那就是被誉为‘天之骄子’的胤朝开国皇帝胤空。胤空此人颇有些神奇色彩,他十八岁仅靠十三副盔甲起兵,经过十六年的奋争,建立了不朽的伟业,让他成为这片大陆历史第一位能够让所有民族均臣服于他脚下的霸主。而当年随他一同起兵的那十三人,到建立胤王朝之时,只剩下五人,而这五人则被称为‘五虎将’,威震四方。在此基础之而建立的胤皇朝,前后延续七百年,成为历史所建皇朝延续时间最长者。”

胤空,多么响亮的一个名字啊。

满风雪转过看向窗外的目光,朝屋内看去,此次会议的参与者,只有五人,而这五人则是魏国真正的领导者,或者握有重权之人。不包括他,那四人分别是魏王柯洵、左相郭启、大将军杜若烟、岳家族长岳擎地,以及年轻的大将军岳鹏飞。

刚才郭启所叙说的那位,相信在座的每个人都耳熟能详,而在民间则传的更为神奇,唯一能与之抗衡的莫过于金朝的铁血旗了,而他们,也正是从铁血旗延伸到胤空的。

柯洵此时将目光对准坐在最后的满风雪,问道:“风雪在想什么,可否告诉孤王?”

众人顿时都看向满风雪,满风雪呼出口气,说道:“我在想,为何在如此紧要的关头,赵王依然要大肆庆祝寿辰,以赵王的眼力,应该能看出现在的形势。”

在座众人均是能将眼前的形势看的通透之人,立即明白满风雪此语所说的含义,但没有人发话,因为是魏王提出的问题。

柯洵微闭眼睛,随即睁开,眼里有些异样的色彩,说道:“我虽然不知道赵王真正的内心想法,但我却知道我现在的想法。”微一停顿,看向众人,接着说道:“我也已经五十五岁了。”

众人也是非常明白柯洵的意思。

柯洵并没有给他们说话机会,自己接着说道:“想我十七岁参军,本欲为国家建功立业,但金朝已经腐朽不堪,各路英雄并起。我本与金朝众将一起平叛,但无奈众将早已心神不属,屡战屡败,而且朝廷重用他们自姓人,排挤其他将领。在那种情况之下,结局无非两个,一个被朝廷奸邪之徒陷害,一个便是战死沙场。”

柯洵看向岳擎地,说道:“就在我犹豫不绝之时,朝廷听信小人谗言,将岳族长兄长,也是我的好朋擎天兄杀害。在听到消息之后,我便下定决心,金朝已经没有希望了,我与若烟及郭启兄,在淮州起兵,响应四方英豪。自此,才成就这番事业。”

当柯洵说到岳擎天之时,岳擎地双手不自觉的握紧,眼睛里透射出强烈的仇恨。

柯洵露出缅怀之色,笑容之中有种阅尽万物的沧桑,缓缓说着,屋内没有人再说话,只能听见柯洵那不失威严的声音。

“那段峥嵘的岁月,是我一生中最精彩的部分,与诸兄弟开怀畅饮,一起杀敌,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是何等的畅快?胤空,天下第一的英雄,任何一人都希望成为像他那样的英雄,我也曾经希望如此,但这个想法在我遇到一个人之后就彻底落空了。”

杜若烟依然拿着那天下闻名的烟竿,但却没有放烟丝,眨巴眨巴嘴,像是怀念起烟草的味道,说道:“‘龙王’楚龙啸。”

柯洵点点头,说道:“我自诩英雄,无论是武功,还是计谋策略,均是一流,但与楚龙啸比起来,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看向满风雪与岳鹏飞,说道:“你们后辈们对楚龙啸的了解只是从传言或记载中得来,而我们这些人,却是亲眼见过他是如何轻松破敌的。”

一直未说话的岳擎地,此时说道:“岳某这一辈子没佩服过几个人,能得到我佩服的人无不是江湖有名的侠士,但当我遇见楚龙啸第一眼时,便已经失了锐气,他身有种莫名的气质,那种气质可以让众人均拜服于他。而我虽然不服,但也不得不承认,如果龙王不死,天下绝对是楚家的。”

柯洵又回忆道:“当日云山大会,推举天下英雄盟主,龙王当仁不让的成为这个义军的最高首领,各路义军在他的指挥之下,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大金朝三百年的底蕴就被这样挖空了。”

杜若烟磕磕烟锅,终于还是忍不住。

一旁的郭启,说道:“龙王身最大的优点,便是待人和善,予人好处,不与人争,但这也是他最大的缺点。沙场之,怎能允许你对敌人仁慈?”

杜若烟抽了几口烟,顿时感觉舒服不少,他与柯洵是数十年的朋,可以获准在不公开场合,随时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