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石鼓山(2 / 2)

“杨贵妃和项羽不是一个朝代的。”刘炳坤说。

“那是谁?”

“是虞姬霸王别姬吗?可是这女的塑像怎么看着有点老啊像个四五十岁的。霸王的老婆不可能这么老吧?”鲜可欣自问自答。

“那她不会长老啊?”杨树林忙说。

“霸王乌江自刎虞姬死时也就二三十岁这男人身边的女人肯定不是虞姬。”鲜可欣仍是疑问重重。

“不是他老婆岁数长的老店和他坐一块那就是他妈!”苟石柱一直没说话这时突然蹦出这么句话。

“是你妈!”杨树林笑着说。

“还没准真是他妈。”王大力说因为他看到西面墙壁上的几幅画。

屋里西边墙壁上画满了画还是彩色的。王大力进屋没多久便注意到了这些画这些画一幅一幅的排列装束和战车都像小人书上春秋战国时的样子。他远远看到坐车上的一个人显然画的比周围的人大而更可观的是他的耳朵更大耳垂儿低下又有一个耳垂好似双层。

他是谁呢?打着旗上又写个晋字莫非是晋文公重耳不是不是晋文公出逃六国时的事而最后一幅看好多官兵围一座山用火烧山上一人背着一老女人往山上丛林中跑莫非是介子推在绵山被焚重耳找他的事?

于是说:“还没准真是他妈”的话说着便走到画前寻找终于在画中找到一幅介子推割屁股上的肉让重耳吃的画。于是说:“这是春秋时的介子推的塑像那女的像是介子推的母亲。”

“可是介子推是绵山介休县被晋文公重耳烧死的怎么这有他的庙?”刘炳坤问。

“问问看庙的?”看庙的刚好在院里他们出了屋便问。

那守庙人说:“当年重耳当了权封下边跟他一起奔波六国的将领一个个都封了官单单把他最饿时割屁股上的肉给他吃的介子推忘了见别人都荣华富贵了介子推甚也不是介子推心便凉了不愿再在世间与人打交道了便背上母亲到绵山隐居重耳后来起介子推找他报答他介子推却躲在山上不见寻觅不着重耳放火烧山你总得下山吧可是介子推仍没下山介子推和他母亲知道被烧死也没下山。这时山上冒出两股黑烟在天上飘荡几百里直落到介子推以前驻守过的石鼓山这里人便在这建了庙。

庙几建几毁明朝时一个财主夜宿这破庙夜晚月光婆娑见月光下一金甲人扶一老妇人而过忙问:何人?答:吾介子推也。这财主第二天便施财遣人重修这庙。以前每年清明这儿都有庙会届时四方天晴独独这五里之地要下小雨这便是介子推悲情所致。”听不太清但大家几本听清了一丝便唏嘘不已。

众人除了石鼓庙王大力说:“这有石鼓庙必有石鼓山我听人讲古人有诗:风吹石鼓响也不知这石鼓在哪?”这是只见庙门外有一人正在一个老戏台前扫地便过去问。

那人是当地一个老农见王大力几个问讯便颇为自豪地指指不远处的一个巨石说:“那就是石鼓山这里也是莲花峰也叫地角。”

“我问您古人不是说:风吹石鼓响这石鼓还响吗?”

那老农摘下草帽扇扇汗说:“早年风一吹石鼓便响。嗡嗡声能传百十里地汉武帝打匈奴时卫青霍去病集he部队都在忻定山郭这几个县兵力出前雄赳赳气昂昂风吹石鼓百里响。汉朝士兵好儿郎把匈奴杀的屁滚尿流匈奴就:我们怎么老失败呢是不是老天帮助他们呢?

于是派人侦查到石鼓山一见夜里风吹石鼓嗡嗡响好似战鼓才明白原来是老天帮助汉人便观察现当石鼓响时石鼓边总有个金绿色的蛤蟆便趁天黑偷去不被霍去病现便将这奸细杀了。后来到宋朝匈奴后代又来偷这金绿蛤蟆宋朝的皇帝只知道画画写字没防备住结果人家匈奴后代蒙古人把这金绿蛤蟆偷走了风再吹石鼓也不怎么响了。没有战鼓响宋朝士兵打仗便没劲结果让人家蒙古人把中国统治了。”

王大力等人来到石鼓山下原来这凸起的十来层高的大石头下又一个扁扁的洞小孩横着都可钻过去风吹石鼓响可能是这个洞的缘故就像人吹哨一样只是风过洞口而恰巧出声一样早年洞口不大不小恰巧风过能声后来风吹日晒雨淋洞口大了些便不能声了是自然现象跟金绿蛤蟆无关。

可巧的是在石鼓石的旁边还有块长长的石一头大一头小长圆的好似鼓锤也有十来米长一两米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