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人才曾楚卿(1 / 2)

王朝伪皇帝 南方云 3544 字 2019-11-08

 下了朝,康大和、方明德、曾楚卿三人一直追着我到了御书房,他们作为朝里一等一的大臣,有义务为同僚们争取权利。

几个人将减税的种种弊端不厌其烦的一条条列给我听。我说减农税本来就是为了调整商税打铺垫,现在他们纠缠着农税不放,我自然不去理会他们。

“皇上三思啊!”康大和看我半天没点表示,有些激动的道,“臣知道皇上有治世救民之心,可农税牵涉甚广,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税赋减少本是护农之举,可少了这么多,朝俸军饷等等便不够用了,万一有个战事,我大汉可如何是好?”

“师傅,方大人。”我看着康大和与方明德道,“你们说这些年农税税制未变,朝廷的用度可曾宽松过?”

“这——”康大和与方明德互看了一眼,两人都有些尴尬,特别是方明德,他曾经跟我说过,他是大汉朝开国以来最难做的户部尚书,究其原因,就是税收始终徘徊不前,使朝廷用度总是抓襟见肘。

“所以说啊,皇上,现在的税制尚且不够开支,若是再减免,那就更难办了。”康大和抓住稻草喊救命的说道。

我轻笑一声:“师傅说的这话乃是守成之论。如此下去,朝廷也只有年年受穷的份,要想用度宽裕,呵,连想也不用想。”

三个大臣不明所以的看向我:“臣等愚钝,请皇上明示。”

“你们谁能给朕说说,我大汉开国之初赋税里农税占了几成,商税又占了几成?”我装做随意的问道。现在我得慢慢把陈友谅定下的错误政策修改过来,并不能一蹴而就,毕竟他是太祖爷嘛,在这些人心中跟老天爷似的。

方明德想了想向前走了一步,他是户部尚书,自然知道的最清楚:“太宗洪康十年时,朝廷共征收各类赋税三千四百万两白银,其中农税一千万两,盐税矿税等二百七十万两,商税一千八百三十万两,其他的加起来共三百万两。这之后历年税赋均不及此年。”

“农税可曾少了?”我又问。

方明德答道:“农税未曾少过,到乾武年间,农税已达一千九百万两,可总赋税却只有两千七万两。去年时农税亦达一千七万两,不过总赋税只有两千三百万两。唉,各地水旱田地几乎全已开垦,农税要想再增加已无可能。”

方明德话音刚落,曾楚卿突然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噢”了一声。这个曾楚卿先开窍了,我向他看去,他却低头打了个躬:“臣失礼,臣刚才走神了。”

哼,又是个滑头,不就是不敢说太祖爷错了嘛。那好,你不说,我来说:“方大人所说是实,开国以来,荒地均已开垦,要想从这里再多得利已是不可能。农税多年维持在一千七百万两左右,可总税赋却连年减少,这是为何?”

“所减的是盐矿商税等等。”康大和答道。

“这就是了,农税已加无可加,朝廷要想增加收入加强军备重振国威,总不能杀鸡取卵,令百姓过不下去吧。”我淡淡的说道。

康大和略做考虑道:“皇上的意思莫非是加征盐矿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