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披挂上阵(2 / 2)

帝国风云 闪烁 5432 字 2019-11-09

中德同时出兵,英国还能守住中东与印度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即便美国全力以赴,也不可能阻止英国在这两处地方战败。

如此一来,美国出兵印度洋,帮助英国作战,在战略层面上根本没有意义,只是在平白无故的消耗宝贵的军事力量。

如果只是消耗陆军,斯普鲁恩斯还不会有这么大的意见。

关键是,得让海军去赴汤蹈火。

可惜的是,斯普鲁恩斯只是舰队指挥官,根本没有战略决策权。

事实上,当时尼米兹也反对出兵印度洋,至少认为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战斗还进行得如火如荼、中**队即将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时候,没有任何理由出兵印度洋,并且向罗斯福提了出来。

显然,尼米兹的影响力比斯普鲁恩斯大得多。

虽然在政治上,尼米兹的建议根本行不通,毕竟中东局势已经危如垒卵,英军随时有可能战败,但是罗斯福也得顺从实际情况,即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即将打响的时候,美国海军确实无兵可派。

当时,美国海军能够动用的,只有刚刚建成的两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这两艘战舰分别在三月与四月建成,在四月与五月服役。问题是,相关的训练工作根本没有完成,最快也要到八月份才能形成战斗力。为此,这两艘战舰一直留在大西洋,根本没有派往太平洋。直到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打响,美国海军才在六月初,把这两艘战列舰派往太平洋。

问题是,两艘战列舰能做什么?

之前的战斗已经证明,战列舰早就不是海战主角了。在广袤的大洋上,再多的战列舰都顶不上一艘舰队航母。

显然,美国在政治上的要求,超过了美军的实力能力。

结果就是,罗斯福首先要求美国海军在西南太平洋战场上挫败中国海军,再向印度洋派遣一支远征舰队。

这下,尼米兹后悔了。

要知道,如果没有这道命令,他大可以让斯普鲁恩斯与米切尔以保证舰队实力为主,尽量避免与中国舰队决战。哪怕会为此丢掉瓜达尔卡纳尔岛,可是决战失败,照样会丢掉瓜达尔卡纳尔岛,甚至会丢掉澳大利亚。

问题是,还有别的选择吗?

尼米兹没有顶住总统的压力,毕竟他也知道进军印度洋的政治意义,更清楚其主要目的还是援助红俄。

说白了,就是通过开辟新战线,牵制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军事力量。

这样一来,压力就转嫁到了舰队指挥官身上。当然,在麦克阿瑟与哈尔西那里,根本就没有问题,两人都认为必须死守瓜达尔卡纳尔岛,而且都认为舰队应该在作战行动的时候表现得更加积极一些。

显然,舰队作战与米切尔没有多大关系。

在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回国修理之后,米切尔指挥的第32舰队沉底沦落为打酱油的角sè。他指挥的那几艘老式战列舰,不但不能为航母提供掩护,还难以在抗登陆作战中发挥作用。当时,第32舰队所能做的,也就是掩护一下那些前往瓜达尔卡纳尔岛的运输船只,而且掩护范围仅限于马基拉岛以南海域。在马基拉岛到瓜达尔卡纳尔岛的航线上,运输船只只能得到驱逐舰的直接掩护。

问题是,第31舰队能做什么?

虽然当时第31舰队的实力有所增强,即增加了两艘小型航母,但是舰载机总量依然远低于中国舰队,而且掩护航母的依然是防空火力并不强大的重巡洋舰,甚至连重巡洋舰都没有几艘。

真要与中国舰队决战,斯普鲁恩斯没有半点取胜的把握。

事实上,中国舰队主动深入珊瑚海,摆明了就是要找美军舰队决战,并不仅仅是为登陆部队提供掩护。

中国舰队严阵以待,斯普鲁恩斯的胜算就更加渺茫了。

斯普鲁恩斯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率领舰队出征。

五月二十七日清晨,第31舰队从珊瑚海南部的机动待命海域出发,以十六节的巡航速度向北航行。

事实上,顾祝同并没有斯普鲁恩斯想像的那么积极主动。

当时,第一战斗舰队还在马基拉岛西面活动,并没有在轰炸马基拉岛之后南下,因为顾祝同的主要任务并不是与美军舰队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