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逝者如斯夫(2 / 2)

原本卓景宁还想打听一下渠县在哪儿,没想到自己才出来,这随便找个最近有人烟的地方赶过来,就是他想要找的地方。

卓景宁想了想后,觉得这多半是那座黑城刻意为之。

至于黑城怎么知道的,像这种鬼东西,掌握一些特殊能耐,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更何况他不光是手持黑城县衙的县太爷官印,还在黑城频繁进出好几次,早被黑城盯上也并不意外。

小狐狸能掌握读心鬼术,难道其他鬼怪就掌握不了这一类鬼术了吗?

另外,如果不是黑城刻意为之,就未免太巧合了!

虽说卓景宁对于聊斋世界第一层的渠县附近地貌是不太清楚,但既然第二层和第一层是对映世界,就算不大幅度相同,可总不会连一丝给卓景宁的熟悉感都没有吧?

他要不是打听到这座县城就是渠县,恐怕都不会想起这地方就是他想要找的渠县。

渠县,是卓景宁一开始来到这个聊斋世界所在的县城。

他来这个地方,是想看看,有没有一个和自己类似的人,又或者还有没有那一个叫“卓景宁”的秀才?

至于小狐狸,卓景宁不觉得会有类似的。

九尾天狐岂是那般容易就出现?

卓景宁信步前行,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所读的书院是什么,不过没关系,渠县这种小县城,能有一座书院都是了不得的事情,所以很好找,也非常容易找。

一是因为人尽皆知,二来则是只有那么一做书院。

很快的,卓景宁就找到了那座书院,不远不近,几百步的路程,入口处的门不大,也不阻止人进去。

毕竟书院里头,不是秀才老爷,就是大户人家的少爷,哪个不长眼的蟊贼敢进来招惹?没被抓到就算了,要是被抓到了,不是牢底坐穿,就是当了他人的替罪羊,送上邢台,稀里糊涂的就没了脑袋。

卓景宁一身锦衣,气势不凡,有几个守在门口的下人见了,便远远地拱了拱手,当做行礼。他们不认识卓景宁,但以他们各自在主人家中当差的经历,看得出来卓景宁绝不是一般人,所以都抢着行礼,免得自己因为失礼而被主人家责罚。

越是大户人家,这规矩就越多。

不是大户人家都喜欢这些繁文缛节,而是要用这些繁文缛节来彰显出自己高人一等的身份!

这其实也是一种炫耀。

无时不刻,深入骨子里的炫耀。

卓景宁看着这书院,并没有熟悉感,不过这是渠县唯一一座书院,要是这个世界有“卓秀才”,那么只能是出现在这座书院里。

这时,似乎是下课了,一群书生打扮的青年、少年纷纷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其中走在最前头的两名书生,似乎是秀才身份,因为被其他人众星拱月一般。

忽然,这两名书生瞧见了书生,其中一个一愣,不由道:“卓大哥你不是当县太爷去了,怎么又回来了?”

话音一落,这书生又仔细瞧了瞧卓景宁,连忙拱手告罪:“兄台恕罪,是学生将你给认错了,当成了学生的一个熟人,还请海涵!附近新开了一家酒楼,不如在下请兄台喝一杯,当做赔罪?”

卓景宁想了想后,便点头道:“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这书生赔罪是假,想和卓景宁认识一下是真。毕竟卓景宁的气场太强了,不是身居高位多年的人,根本养不出这样的气势来。这书生发现自己认错人后,索性就自认过错,借此赔罪,好和卓景宁攀个交情。

这读书之道,蒙学之时,是识字。考了童生功名后,是做文章。而等到有了秀才功名,就要学着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怎么去溜须拍马,迎合上意了。

这是为官之道。

一个不想当官的读书人,不是一个合格的读书人。

自古功名利禄和美人,谁人不爱?

至于卓景宁,则是听到这书生如此说,无疑他口中的那位卓大哥,便是他要找的那个“卓秀才”了。

这个在聊斋世界的第一层,被他取代了身份的倒霉鬼,似乎在这第二层世界,混得还不错?

又或者,这个“卓秀才”是间接的受到了卓景宁的影响。

毕竟卓景宁厮混清廷官场多年,最高冒名顶替之下,坐到了刺史的位置,只不过时运不济,最终只能捞个实权县太爷当当。

欣然赴约,推杯换盏后,卓景宁知道这名书生名叫孟生,和在座的另一名书生林秀,不出他所料的都是渠县的秀才,两人也都是渠县的大户人家,其中孟生因为父母走得早,已经开始住持家里的事务。

有着秀才功名在,尽管因为自己不会经商,导致亏损连连,但家道也没有中落,况且孟家的田地足够孟生吃喝一辈子不愁,所以哪怕连年亏损,孟生还是出手阔绰,花钱大手大脚,渠县的好事者为此特意还送了一个雅号财公子。

财公子孟生!

孟生对这个雅号非常满意,在他看来,这钱,不就是用来花的吗?况且,有着秀才功名在,他只要好好研究文章,日后金榜题名,还怕没钱吗?

也只有那些目光短浅的人,才只顾眼前的些许银两。

卓景宁适当的引导话题,也逐渐从孟生口中知道了那位“卓秀才”的消息。

“卓秀才”名叫卓如陌,是渠县的卓家庄人士,家中父母走得早,多亏他大哥弃笔从商,操持家业,这才让卓如陌有财力全心读书。

卓如陌比孟生年长十岁,目前已经是而立之年,膝下早年有一个女儿,名叫卓安安。嫁的远,后来那地方闹了鬼祸,卓如陌的女儿卓安安因此丧命,是以卓如陌现在无儿无女,在百里外的亭川县当县令,至今已有两年。

卓景宁略作沉吟,这卓如陌倒是和第一层的“卓秀才”有一部分相似经历,但之后的,就完全不一样了。

没有老狐狸出现,功名上不算一路顺风顺水,但也不坎坷。

有一个女儿,卓安安。

但没有小狐狸卓元清,这一点不出卓景宁的意料。

“似是而非。”卓景宁总结道,当即他也就没有了赶去百里外的亭川县,再亲眼见见这位卓如陌的心思了。

因为没有意义。

卓景宁和第一层聊斋世界的“卓秀才”不是同一个人,而这第二层聊斋世界的卓如陌,归根结底,是和“卓秀才”有关的一个类似人物。

这一点,是他一开始想岔了。

在聊斋世界待久了,卓景宁下意识的就把自己当成了聊斋世界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