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中原的战报(2 / 2)

“可是我们的圣上急功近利,想要一战全收河南地,便派军四处出击,想要四处开花。”

“吴军北伐的兵力不够多吗?加起来超过二十万的兵力,这已经够多的了,但是为什么会失败呢

卑职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北伐太过于潦草,对于燕国的形势没有一个很好的判断。

虽然燕军大部在蜀中,但是燕国的边军没有被调动。而且朝堂上面对于淮北的情况一窍不通,陈文的军队到了淮北居然没有攻下一个下邳。

二是大军太过于分散,而且吴军多是步军,没有办法与燕国的骑兵相比。

大军过于分散,兵力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就容易被燕军各个击破。

而吴军的机动性比燕军差,不能及时的支援,只能看着友军被燕军消灭。

三是用人不明。

张舒是什么人?居然能够统帅大军,他用兵不像是要攻城略地的,倒像是土匪洗劫。

张舒只在意占领了多少城池,每次占领一座城池都要分散一部分兵力去防守,现在燕军合围,那些小城池里面留守的兵力又有什么用呢?”

“看来这次建业那边是要伤筋动骨了!”苏环有些开心,建业那边不好过的话,镇南将军府就好过了。

“不对!要是燕军趁机南下,我们恐怕还能得到好处!”苏环像是醒悟过来说:“现在建业方面手里的兵力很少,按照燕国的习惯他们一定会南下劫掠一番。到时候咱们进京勤王,难道还拿不到好处吗?”

苏环说完之后,对着军中的文吏说:“马上给刘宏下令,让他带领越骑校尉部前往南阳,让横江校尉部去到江夏,让安化校尉部到锦官城来。”

“是。”

文吏赶紧写好了文书,然后交给苏环过目,苏环看了之后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就让侍卫送了出去。

做好这些事情之后,苏环对苏镇说:“中原形势紧急,我们在蜀中呆不了多久,防备蜀国的事情孤想要交给沈越,你觉得如何?”

“全凭将军安排。”

“那你就去准备一下,到时候护垒校尉部要和孤一同回去。”

“是。”

苏环回到自己的书房,开始思考益州的治理。

现在益州遍地的流民,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来治理,苏环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刘眷比较适合,于是准备让刘眷担任益州刺史。

先前让刘眷准备的官吏也可以随着刘眷一同入蜀,开始治理蜀国的地方。

川北是蜀中的屏障,特别是汉中一带,苏环准备任命梁青为川北都督、汉中太守,负责防御来自关中的敌人。

宁州的蜀国现在也没有能力北上了,但是宁州苏环是一定要收复的,所以需要一个人去探查宁州的情况,也用来防备宁州。

沈越的山鬼校尉干的不错,而且和蛮族打交道比较多,苏环就将沈越安排在了朱提,负责骚扰宁州,打探宁州的地形。

做好这些之后,苏环看了一下,觉得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在第二天就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