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张灯结彩过除夕(1 / 2)

清韵 低调着嚣张 3714 字 2019-11-13

 中国自古就有很多节日,而这期中最重要的就要属除夕了。这时候还没有阳历之说,每年的一月一日就是大年初一。对于过年北方一直要比南方隆重,规矩也特别多。特别是在古代,各种礼节都要比后世繁琐的多,后世有很多都简化了,比如守岁,这个除夕晚上最重要的环节在后世就被省略了。

其实前世今生,傅寒竹都不怎么喜欢过年,因为过年太累人。也许在北方长大的人都有同感,小的时候是最开心的,穿新衣服、吃好吃的、放鞭炮,最主要的是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大了以后就不一样,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要自己做,贴春联,包饺子,还要做年夜饭的准备工作。

从古至今年夜饭都是很隆重的,傅寒竹还记得前世的小时候,家里做年夜饭的时候都是十多道菜,当时还吃不下去,接着初一,初二,还要做很多,而过了初三就只能吃过年时剩下的菜了,有的时候光剩菜就能吃到十五。这也让傅寒竹养成了一个很特别的习惯,喜欢吃剩菜!特别喜欢吃剩下的鱼,长大以后多数都是在外边吃饭,想吃剩饭也很难了。

三十的一早傅府上下就忙的不亦乐乎,贴春联贴门神挂彩灯,因为傅府的门柱上有对联,大门上雕刻着门神,所以知道用涂料把他们重新翻新一下就好。三十的白天是下人们忙碌的阶段。因为过年袁府也在忙着过年,袁婉茹也就得空跑来找傅寒竹,她的几个哥哥也都回来了。她也只呆了一会就跑回去了。

傅寒竹闲着没事也帮着下人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中午全家人必须坐在一起吃饭,这叫过团圆饭,必须吃。但傅寒竹的二叔在外地没有回来,所以傅府的团圆饭吃的并不团圆,不过这并影响全家人喜庆的气氛,这些年傅府这次的年过的是最隆重的了。一是因为傅寒竹中了解元,更主要的还是这些年傅以渐是少有的几次在家过年,以前在京当差过年时回不来的。

吃过团圆饭,到了晚上才算是辞旧迎新的开始,规矩也特别繁琐。祭祖、接神、接灶,置办天地桌,吃年夜饭,放炮竹、还要守夜。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城镇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

傅寒竹在家的辈分最小,要先给族谱叩头,然后还有给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往年的时候他还要给三叔傅青海叩头,特别是小的时候,傅寒竹给这个比他大不了多少的三叔叩头总是有点别扭。但今年不同了,傅寒竹现在身为举人,是老爷身份。傅青海没有任何功名,所以也减去了一些傅寒竹对傅青海的礼节。

而傅以渐和傅寒竹的父亲则要给傅寒竹红包,只是在这种大家庭里,红包也只是一个形式。有很多童谣表述压岁钱,比如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守岁过12点,12点后放鞭炮吃饺子。放鞭炮傅青海是最积极的他先在门外街上烧一堆火,此时袁府和傅府的人都到了街上,准备在一起放炮竹。在放鞭炮烟花之前要先跳火堆。老少都要跳,老的要先跳,是一种驱邪的习俗。

放鞭炮也是有讲究的,看谁家鞭炮响的早,所以好多人家是卡着表等时间,等待时钟一敲过12点,鞭炮立刻响起来,这卡时间的任务自然落在了袁婉茹的几个小哥哥身上,傅青海和袁婉茹的几个哥哥相处的也很要好,每年过年这放鞭炮的事情都是他们几个在折腾,为了今年的除夕,傅青海可是下了不少本钱,弄了很多烟花,一直持续到初一早上5点多才将鞭炮放完。

然后袁家和傅家的人都各自回府吃饺子,其实傅以渐和袁婉茹的爷爷等一些长辈早就回屋,虽然他们也都守岁,但他们可经不起年轻人这么折腾。初一的饺子叫团圆饺子,必须吃,无论吃多少都要吃。

人们常说初一的饺子三十的面嘛,三十半夜和初一的饺子全都是三十包好的。傅寒竹的祖母和母亲也都不是富贵人家出身,初一的这顿饺子每年都是他们亲手包,不用下人动手。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自己包的才吉利。一般都是芹菜肉馅的,寓意新的一年做事要勤快点,这本是庄家人的习俗。富贵人家的饺子一般都是比较华丽的馅,但傅府却一直延续着吃芹菜馅。

到了初一也就到了元旦,这一年也就变成了康熙二年。

初一人们就走亲串友送年礼说拜年话。袁婉茹和几个哥哥,吃完团圆饺子就提着果篮来到傅府拜年。而傅青海和傅寒竹也要提着礼物到袁府拜年。